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勿高估中国 低估欧盟
发布时间: 2009-12-10    作者:裘元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10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2009年4月伦敦20国首脑会议和6月叶卡捷琳堡“金砖四国”首次峰会为象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似乎正在开始酝酿出现新一轮的大变动,趋势是“新兴国家”走向“崛起”,西方国家地位相对下降,欧洲人对此特别敏感,欧美西方国家和集团对中国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然而,笔者并不那么认同某些过于高估中国、低估欧盟的观点。中国的迅速壮大主要来源于经济成就,但是即使在经济领域中国也依然存在着不少难题,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于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当今中国不仅没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来充当“国际领袖”,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担当这一“领袖”角色。至于欧盟,虽然它的力量相对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欧盟在当今全球生活中具有三重价值,即它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稳定的力量”、“平衡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首先,欧盟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世界经济方面是一支“稳定的力量”:欧盟的经济规模占到全球GDP生产的四分之一以上,虽然最近30多年欧洲增速不快,但一直基本保持稳定,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起着某种“锚定”的作用。其次,在世界走向多极化、多元化进程中,在发挥国际问题调解人、中介人作用方面,以及在担当“南北桥梁”角色领域内,欧盟是一支“平衡的力量”。第三,欧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并以“欧洲联盟”的形式在世界区域整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两个方面,欧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2. 中国与苏丹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3. 中国工业发展政策的演进和启示
    4.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在规定性及其启示
    5.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实践、经验及未来展望
    6.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7.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8. 1950—1975年中越两国政府在培训越南干部方面上的配合
    9.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救灾援助”
    10.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引进西方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的工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