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日前在韩国庆州闭幕,各国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改革达成共识,欧洲同意放弃两个席位和将6%投票权转让给新兴经济体国家,“金砖四国”将晋升该组织十大股东行列,而中国所占份额将从第六位升至第三位。
这是本次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达成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协议。而作为创始国之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中国的投票权份额曾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列第三,然而目前中国的份额已跌至第六位,这显然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不相称。
此次改革是继世行投票权改革后又一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改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变化,是适应现实的一个改革。这不仅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世界经济贡献不断增加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虽然此次改革只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阶段性的“一小步”,但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首先,此次份额调整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权力正在发生东移,特别是在向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偏移,意味着它们的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根据新方案,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该组织的一些重大贷款事项和国际经济问题上的投票权将会大大增加,未来在该组织的话语权也得到相应提高。
其次,改革有助于让国际经济秩序更具合理性。此次改革向打破欧美长期垄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迈出了一大步,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进一步增强了该组织治理结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与金融事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为最终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享受该组织份额的改革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在这轮改革中,中国在该组织份额有所提高,不仅意味着中国出资额的增加和话语权的提高,更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它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加强与该组织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从而提高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可以利用该组织作为平台,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此次份额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该组织的基本框架和实力对比,美国份额没有变,仍然具有一票否决权,美国主导该组织的秩序继续延续,这一不合理状况应该尽快改变,并有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
当今世界正在向一个新的、快速演变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加快自身改革来适应这一新的现实。在未来的改革中,该组织除了要最终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享受世行投票权外,还应该制定公平合理的总裁任职资格和选拔程序、制定科学的份额计算办法和动态调整机制、改革投票规则避免任何国家有一票否决权等,以使它的治理和决策机制更加符合世界经济多极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