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精神文明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09-12-28    作者:张爽    来源:《吉林日报》 2009-12-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价值评价等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遵循的则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等。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具体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改革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等;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社会存在的变化,反映到人们头脑中来,必然引起思想意识的相应变化”。与此相联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一方面,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促使其不断创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主流在发展;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越发突出,先进的、积极的和落后的、消极的文化同时并存。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仍然存在,有时甚至还非常尖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清晰的界定显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它的提出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思潮,有利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为我们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撑。我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结合起来,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第一次提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都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以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摒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进步的意识形态。
  任何社会都有多种不同成分的意识形态,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便是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在科学原则中强调历史必然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价值原则中,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和人类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就无法既唱响主旋律,又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要;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保证,就无法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精神纽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力条件。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使我国面对各种挑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要达到共建共享,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最重要的是使人们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可以整合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消除相互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化解社会利益和思想矛盾,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实现价值取向的接近和心理沟通,增进社会共识和凝聚力,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有利于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人们的思想共识,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巨大的保障作用。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3. 韩 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论略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视阈转换与阐释空间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凸显中国特色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9. 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0.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