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略是文化活动的主体为实现文化效益和功能最大化目的而配置和使用文化资源的思路与基本决策,是文化建设的纲领,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整演变折射出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三十而立”,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
一、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轨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978年到1996年,文化发展战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后期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至今,文化发展战略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两个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既各具特点、各有不同,又相互关联、一脉相承。
(一)文化发展战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阐述,最早可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识上的升华则肇始于改革开放后。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概念。讲话总结了极“左”路线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造成的极大危害,认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现代化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应当是“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4页。,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及其内涵。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重申了这一论述。1980年12月,中共中央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批判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论述了精神文明的问题,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毫无疑问,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予高度重视,他曾在不同场合、在多篇讲话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