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 专题研究
人民性、大众性、民族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三重身份叙事
发布时间: 2012-05-07    作者:赵琴    来源:人文杂志 2012-0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上的一部刚领性文献,《讲话》以其强大的叙事逻辑和神圣化的身份认同力量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项文艺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从文本叙事学的角度看,这种神圣化力量的获得是通过相互递进三重叙事逻辑而达到的,即:通过划定革命文艺的"人民性"属性而对传统文艺进行祛魅,以此确立中国革命文艺的阶级-政治身份;通过强调革命文艺的"大众性"特征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辩护,以此厘定中国革命文艺的文化-美学身份;通过提升大众文艺的"民族性"属性来完成革命文艺的神圣化叙事,以此确立革命文艺的民族-国家身份。

   全文见附件

  1. 人民性_大众性_民族性_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_的三重身份叙事.pdf
  1. 朱佳木:新中国文化史的编研也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
  2. 新思想的人民性
  3. 陈力丹: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4. 人民性实践性革命性的高度契合
  5. 文学的“人民性”永远不会过时
  6. 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表达
  7.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
  8. 决不允许党性和人民性“被对立”
  9. 始终突出协商的人民性
  10. 坚持文艺“人民性” 倡导美学新理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