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宋月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时代国史研究——第二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述评
发布时间: 2024-02-02    作者:宋月红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3-01-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为在新中国史研究中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中国研究所)、新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于2022年9月28日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时代国史研究”的第二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奠基、开创和发展,以及在新中国史上的战略地位、意义与作用,推动了新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新中国史研究的重大历史和理论课题,国史研究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在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在致辞中强调,通过现代化之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光明前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新时代十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新中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体系建设面临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要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展示更大作为,更好发挥资政育人、服务大局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主旨报告中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别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国国情、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和优越性。这些特色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我国经过70多年接续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新疆大学党委书记许咸宜强调,新中国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走好这条新道路,需要国史研究工作者认真研究,尤其要总结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和丰富内涵。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在致辞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加强新中国史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全面、系统、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成就及经验等,用事实和学理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并就这一概念从历史向度上展开理论探讨。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经探索阶段、形成阶段、完善阶段的内在逻辑,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郑有贵认为,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只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吴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马德坤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研究员何成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功的历史条件与动因。天津大学副教授于安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于科学理论指引、先进政党领航、以人为本导向、立足实际筑基、正确道路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赟鹏从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等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分析。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十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历史与现实关系。

  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涉外经济领域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为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实现主权独立、推动国内经济恢复、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业化建设以及配合落实当时的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丹莉梳理了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关于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讲师张宏刚研究了国家主导创建中国拖拉机工业的历史,认为解决专业化协作问题是拖拉机工业发展的关键。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丁芮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北京人民储蓄事业的创建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储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龚浩认为,苏联学者提出货币关系论难以解释中国的财政模式,中国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引入财政理论研究,提出国家分配论,是对货币关系论的调整。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常旭认为,坚持农垦姓农、农垦国有,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运城学院副教授杨强分析了1949—1952年中国盐务缉私武装,认为这是一支具有特殊警察性质的军事化武装力量,其目的是缉私护税、保障财政收入。河海大学副教授周倩倩探讨了1949—1953年淮南盐区针对不易管理、盐产分散且生产条件差的小盐场开展的废场转业运动。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李沛霖梳理了1956—1966年我国邮政网路在邮电局所、邮路、邮运工具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对邮政业务的积极影响。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进认为,新时代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也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璐认为,“双循环”激发了经济深层动力的强劲引擎,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必将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娟分析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就。深圳博物馆馆员陈钊分析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在政治建设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李正华指出,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才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央全会议题设计思路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体现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清晰的战略布局、深远的战略思维。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光章认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人民民主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标志着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刘维芳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保障政策法规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南开大学教授徐行研究了1949—1954年新中国行政监察体制建立的过程。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忠山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创立的动力源泉和理论来源。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季春芳分析了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中彰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陈芸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伊犁师范大学讲师林松论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展的新疆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与政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斌探讨了新时代党的巡视工作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晶晶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理念和集中表达。广西大学副教授林昆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强国道路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定位。

  在文化建设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的重要成就。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刘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进行了阐释,指出了其时代内涵、生成逻辑、时代意义及原则路径。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慧斌认为,1949—1955年中国科学家及科学团体开展的对外民间科学交流,具有服务外交工作的明显特点。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研究了三线精神的形成和确立过程,分析了三线精神的特点,提出有必要将以“艰苦朴素”为精髓的三线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山东交通学院教授张宝运回顾了1978—1992年中国铁路迈向高速的艰辛过程,认为这一时期京沪高铁建设的前期筹备和科技攻关为中国高铁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技术积累。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刘洋梳理了中国科学院通过调整科研布局和加强相关科研力量而对三线建设提供的支持。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爱云分析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主要成就,总结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丹基于新时代文化遗产特别是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以及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的理论需要,提出有必要建立红色文化遗产学。清华大学副教授刘亦师基于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的档案资料,展示了关于“十大建筑”的决策及主持机构、得名及其内容演化、设计思想及建筑价值等问题上的新发现。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立帅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谋划发展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五个方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熹认为,当今中国科技创新政策要坚持对外开放、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基础研究。

  在社会建设上,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疆大学教授甘晓成探讨了社会政策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艳梳理了新时代在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成就。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蕾认为,脱贫攻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范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世界价值。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金英君阐释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精神,以及脱贫攻坚为人类减贫事业所做的贡献。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李自典梳理了1949—1965年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宣传与社会动员。深圳大学助理教授李兆旭探讨了1949—1952年群众体育工作的历程及经验。忻州师范学院讲师雷永强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工业领域计件工资被否定后,最终修改为有条件的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配合奖励工资的混合型工资制度的历史,并分析了该制度变革对工人家庭生活的影响。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姚力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中国战略,阐释了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成就。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严重水害灾情而进行的抗灾和救灾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助理研究员焦雨楠分析了1968—1972年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协同利用问题。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轶杰阐述了周恩来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奠基性贡献。河海大学讲师冯馨慰研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胡荣荣概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不断完善话语体系、整顿学校教育与加强公职人员教育、丰富实践载体、营造浓厚氛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研究员吴明刚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峡两岸关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尚红娟总结了1982年中国政府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经贸政策和青年政策的影响。

  在外交工作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巧荣认为,新时代中国伙伴关系外交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平等性等特点,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新疆大学讲师才仁卓玛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是理念、战略与政策的有机统一,并基于此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理念创新、战略布局与政策实践。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沐春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历史过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潘敬国论证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而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推动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实现战略性调整。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翠萍认为,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彰显了一个中国原则。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方慧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0年来双方关系的历程。

  关于新中国史编研与前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史、新中国史编修与学习教育活动,是本届国史学术年会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王涛梳理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广大党员和群众集体记忆的塑造,认为其中的核心要素是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南京理工大学讲师郭洋探讨了1958—1961年在中共湖北省委统筹下的一次大规模党史资料调研工作,认为此次调研的编研成果首次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的革命历程,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湖北党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中国研究所编辑易海涛梳理了《当代中国》丛书的出版史及其编纂经验。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尹红群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对国史分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钦梅考察了近十年来国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学科边界与属性、分期问题等的研究进展。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二苓探讨了打造一个资源、知识关联、知识服务均可持续扩展的公共文化交流平台的方式方法。

  本届学术年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就国史学科建设、国史编研提出了有益思考。总体看来,国史研究视角有所创新,研究领域日益丰富,长时段、跨领域、跨区域的尝试明显增多。个案研究推陈出新,或聚焦于一些具体事件或某一区域,或基于新史料,或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历史细节探究更加深入。

  新时代国史研究大有可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加强国史研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深入总结历史经验,为阐释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加快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简介]宋月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历史经验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郑有贵:中国式现代化演进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路径
    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实践历程与路径选择
    3. 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讨及启示
    5. 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历史主动精神
    6. 武力:略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
    7.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
    8.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发逻辑、实践特征及成功经验
    9.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
    1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