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后两个30年是内在的统一整体
改革开放30年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前30年,使两个时期出现了明显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区别、国家领导力量的区别、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区别,更不是执政党的宗旨和远大奋斗目标的区别。两个30年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国家的核心力量都是中国共产党,居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宗旨和远大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和共产主义。这说明,后30年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的轨道,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这种一致性、连续性,抹杀二者的相同之处,势必妨碍对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必要性的认识,难以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基本理论方面纠正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但同时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把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始终扞卫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仍然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看作立国之本,当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基本点。对于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异同之处,邓小平曾作过一个精辟说明。他说:有的人“忽略了中国的政策基本上是两个方面,说不变不是一个方面不变,而是两个方面不变。人们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人们只是说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不是变了,但从来不提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变了,这也是不变的嘛!”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政治体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但同时始终坚持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三权鼎立。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打破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全方位开放;但同时仍然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把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把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和支柱,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放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仍然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既发挥农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又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仍然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着眼点放在发展壮大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没有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摈弃了以往“左”的做法,并推动社会组织建设;但同时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共产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坚持对外总方针总政策没有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改变了过去关于时代特征的判断,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并加强了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但同时认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仍然实行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制定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所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重申永远不称霸,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犯过不少错误,有的错误还是全局性、长时期的,给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过严重损失。但这绝不表明那段历史可以从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中剔除。邓小平说得好,“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如同楼房一样,不能因为底层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把它拆掉,那样做,整座楼房也会崩塌。
改革开放前的30年,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面貌的改变远没有改革开放后那么显着,但这绝不表明那段历史对于改革开放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如同盖楼一样,打地基时不容易让人看出成绩,但楼房盖得快盖得高,反过来说明地基打得牢。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新中国的历史将难以为继,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没有当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没有改革开放前30年打下的基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难以起步、难以开辟的。因此,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或者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都是错误的。只有正确认识两个30年的关系,才能全面评价新中国60年的历史,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才能增强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