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正在全世界肆虐。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整个世界已经陷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其危害之严重、影响之广泛是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没有过的。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学术界理论界对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应对之策正在开展深入研究。这种研究理应在提高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深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方面作出贡献。就此而言,我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掌握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主动权,夺取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新胜利,我们应当排除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干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
一、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遭受重挫,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出现严重衰落,全球经济增长大幅下滑。我国去年经济增长虽然仍维持在高位,但已经从2007年增长13%下滑到2008年的9%,特别是第四季度增长速度下滑到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今年的增长预测从2.2%下调至0.5%,将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低点。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预计增长率也将从2008年的9%,下滑至6.7%。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决定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证经济增长实现8%的目标。
对于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海外有些媒体散布说中国放弃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有些同志也出现思想混乱,说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辛辛苦苦五六年,一夜回到六年前”。这类说法,显然对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决心做出了曲解和误判。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澄清认识。
首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应当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不论是经济发展较为顺利还是较为困难,都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而且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必须看到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世界金融危机肯定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但如果我们不能有力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大幅下滑,出现大起大落,就会造成经济社会生活的严重动荡,打断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常进程。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适当速度,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避免经济社会产生动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顺利推进。因此,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必须正确看待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要进一步破除“唯GDP论”的倾向,又要为实现几年经济增长达到8%左右的目标努力扎实工作。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努力中,我们要正确看待经济增长与坚持科学发展的关系。那种把保增长片面地理解为是搞“唯GDP论”的倾向,认为实现保增长就是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看法,是失之偏颇的。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GDP的增长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但GDP的增长确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即GDP增长对发展而言,不是“有之未定然”但却是“无之必不然”的条件。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进步的过程,当然不能仅仅归结为GDP的增长,否则必然要造成发展中的“单打一,’和顾此失彼的倾向,造成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因此,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中,我们仍然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破除“唯GDP论”和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倾向。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GDP增长确实又是发展“无之必不然”的条件,没有GDP的增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就会失去其所必需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因此,科学发展又离不开GDP增长,特别是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重视保持GDP增长,抑制经济大幅下滑,理所当然地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再次,从保持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问题内在关联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增长8%的目标,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就业”、“保稳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本来,我国每年在城市中新增的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和沉积下来的待就业劳动力就有2000多万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沿海地区为数不少的外向型企业倒闭,又造成2000多万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这样就使我国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8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已经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就业乃民生之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就业是与经济增长存在内在关联的。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增加,反之,经济衰退生产规模萎缩就业就会减少。但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又会降低就业弹性系数。考虑到上述情况,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努力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经济的大幅下滑和衰退,同时又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有就业的增长”。这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