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思想史
胡鞍钢: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和合文明的复兴
发布时间: 2013-06-18    作者:    来源:人民论坛 2013-06-17
  字体:(     ) 关闭窗口

  进入21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伟大的国家有什么伟大的梦想呢?这就是党中央所提出的21世纪中国梦想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就是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贸易体、国内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

  第二部曲就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六位一体)。

  第三部曲就是在整个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将是中国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世纪。

  我们党能够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前瞻性、战略性地提出世纪三部曲,的确是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反映出中国伟大复兴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是中国大势所趋,也是世界大势所需。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靠什么来实现伟大复兴?它的精神力量来自何处?复兴之文化根源来自何方?是西方还是东方?是外源还是内源?这就需要“追根溯源”。

  和合思想成为伟大复兴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根源和内在动力。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倡导“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绿色改革,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美丽中国。

  在处理经济发展重大矛盾上,倡导“和实生物”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处理重大政治关系上,倡导“和衷共济”的政治观,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倡导“以和为贵”的社会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长治久安的社会局面。

  在处理国内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倡导“和而不同”的世界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当率先垂范。

  那么,从历史视角,从国际视角,中国的伟大复兴有哪些特性呢?对人类发展进程有什么重大贡献呢?

  中国的现代化超越以往的、传统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创新“天人合一”的绿色现代化。

  中国的对外开放超越零和博弈的、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中国的迅速崛起超越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是一个新型“和合大国”或“和合超级大国”的崛起。

  中国的伟大复兴超越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文明复兴,特别是超越西方文明复兴,是一个和合文明的复兴。和合思想的复兴,不是文明排斥冲突,而是文明包容互鉴,更加持久地贡献于、丰富于人类多样化的文明体系,与此共成长、共进步。

  中国的伟大复兴超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是一个集大成的巨大的“世界贡献”,这包括对世界的消除贫困贡献、经济增长贡献、贸易增长贡献、知识创新贡献、文化建设贡献和绿色发展贡献。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1. 弘扬抗战精神 助推复兴梦想
    2.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3. 中国与苏丹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4. 中国工业发展政策的演进和启示
    5.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在规定性及其启示
    6.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实践、经验及未来展望
    7.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8.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9. 1950—1975年中越两国政府在培训越南干部方面上的配合
    10.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救灾援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