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制定,包括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和具体政策工具等层次内容的选择。政策目标是所制定政策要解决的问题及要实现的目标。政策目标的确定是具体政策制定的前提,即在具体政策制定之前,政策制定者必须首先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三农”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所不同,因而其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在农业社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结构性特征,面临着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早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加速工业部门的发展,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关于加速工业部门发展的措施,早期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积累和主张实施国家计划。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最为稀缺并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增加资本积累对于加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没有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没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计划安排,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不可能迅速地积累尽可能多的资本和促进工业部门的扩张。早期发展经济学之所以主张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计划,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尚很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对经济实施积极的干预,可以将有限资源较多地配置到工业部门,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
中国在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政策选择上,与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主张不谋而合。围绕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中国选择了赶超型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国家计划和国民收入的一二次分配政策,实现了有限资源向工业化的倾斜性配置。围绕资源在工农业两部门间的配置,60年间中国对“三农”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四次重大选择(见表2)。本书第一至四章将对每次重大选择进行分别阐述和讨论,此处仅做综述。
表2 “三农”政策的四次重大选择
|
第一次选择
(1949-1952年)
|
第二次选择
(1953-1977年)
|
第三次选择
(1978-2001年)
|
第四次选择
(2002-)
|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
农业社会
|
工业化初期
|
向工业化中期迈进期
|
工业化中期
|
经济水平
|
人均GDP(元)
|
1952年:119
|
1953年:142
1977年:339
|
1978年:379
2001年:7651
|
2002年:9398
2008年:22698
|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
1949年:209
1952年:288
|
1953年:284
1977年:298
|
1978年:319
2001年:356
|
2002年:357
2008年:399
|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1952年:50.5
|
1953年:45.9
1977年:29.4
|
1978年:28.1
2001年:15.8
|
2002年:13.7
2008年:11.3
|
城镇化率(%)
|
1952年:12.5
|
1953年:13.6
1977年:17.6
|
1978年:17.9
2001年:37.7
|
2002年:39.1
2008年:45.7
|
技术状况
|
传统生产技术
|
传统生产技术与农业绿色革命的兴起
|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运用
|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运用
|
体制环境
|
市场经济
|
计划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市场经济体制
|
国际环境
|
在国际上被封锁
|
在国际上被封锁
|
冷战结束与对外开放
|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
工农关系
|
|
农业养育工业
|
农业养育工业
|
工业反哺农业
|
“三农”政策的重要目标
|
恢复农业生产和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农业增产、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剩余
|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
“三农”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
|
土地改革
|
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农产品统派购,就业和户籍制度
|
家庭承包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村民自治、扶贫
|
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二元制度向一元制度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