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体制和法制
澄清军史6大虚假传言:中国军队有“文职将军”吗?
发布时间: 2010-11-29    作者:徐 焰    来源:人民网 2010-11-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印边界反击战时中国军队是否进入了印度境内?

  近些年来网站的文章谈及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在宣扬胜利时使用了不少夸张描述,甚至说中国军队已经深入对方境内纵深,逼近某主要城市等。其实仔细看一下国内出版中印边界反击战的战史及地图,以及看一下国外负责任的书籍便可知道,当时中国军队进行的反击战在东西两段进行,西段反击只拔除了印军跨境建立的43个据点,东段的反击虽越过了原先的“实际控制线”前进了百公里左右,也没有越过中国地图上标明的边界线即“传统习惯线”。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的规模是很有限的,中国军队动用兵力只有四个师4万多人(根据当时的后勤能力和边境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可能大量调兵),歼敌不到万人,对印度这样一个大国给予了一定的教训,使其后来不敢再进犯便达到了战略目的,中方并未想用武力解决边界问题。在反击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深入印境,反击成功后乘胜即收,很快又撤回到1959年的实际控制线之内(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和后勤能力决定了这是惟一正确的选择)。至于反击战的主战场东段距离新德里有千公里之遥,也根本不在一个战略方向,对那些荒诞无稽的传言,只要看看相关的严肃的历史书和地图便可知其错谬。

  西沙海战时蒋介石是否“协助”过大陆?

  从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小报和文学作品叙述1974年1月西沙反击战时,曾以小说式笔法说蒋介石得知解放军舰只穿越台湾海峡时下令“放行”。近年网上一些文章不仅引用此传言,还为美化蒋介石越写越玄,甚至还有“护航”、“供应”和“打开航标灯”等离奇细节。

  真实的历史事实是,1974年解放军海军同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时,因南海舰队力量不足,从东海舰队调几艘舰通过台湾海峡南下,途中未遭国民党军拦截,却并非台湾当局故意“放行”。19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已不再向解放军海军主动攻击,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至于“护航”“供应”等说纯属向壁虚构,“打开航标灯”是属违反航海常识的胡编。了解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峡宽度最窄处也有130多公里,而并非狭窄水道,在如此宽阔的航道打开岸边“航标灯”,船上的人谁看得见?

  如果看一下1974年1月西沙反击战时的国际战略背景,恰恰可看出当时蒋介石仍同侵犯中国西沙群岛的南越政权站在一边。南越当局从1956年起便开始侵占中国的西沙和南沙岛屿,而从50年代后期起台湾当局就同美国、韩国一起援助南越政权,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在西贡派驻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并和参战的空运人员,由蒋介石欣赏的将领胡琏长年以“大使”身份在那里主持并向南越军提供“剿共”经验。1973年春美国从南越撤军后,台湾军事顾问团仍留西贡,此后两年间继续向其提供军事援助。1975年4月南越政权遭越南人民军总攻而崩溃时,台湾军事顾问团才最后撤离,西贡政权末代“总统”阮文绍因怨恨被美国抛弃,选择了台北作为逃亡后的栖身地,以显示感激之情。这些史实,在当年是关心国际时事的人所共知的。说蒋介石在大陆与南越政权发生冲突时“协助”大陆,这岂不是因别有用心而颠倒历史的谬谈?岂不是在有意欺骗那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中青年人?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历时13年编纂完成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3. 盛世述伟业青史著辉煌——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至第六卷出版之际
    4. 改革开放以来军史编研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做法
    5.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春节”拥军优属运动研究——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6. 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史事探析
    7. 一个军医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8. 根据口述抗美援朝战争史探析志愿军医疗救护相关情况
    9. 朝鲜战争与核武器
    10. 石善涛: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