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2坦克争夺战
1969年3月在珍宝岛反击作战中我军缴获苏军的T62坦克,现收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被中国边防部队炸断履带的苏军T─62型坦克,留在中国江叉的冰面上,成为苏联边防军入侵中国领土的铁证。因此,苏联边防军千方百计想夺回这辆坦克。三月十七日凌晨,苏联边防军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的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的地域。接着,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出动70余人入侵珍宝岛,在岛上敷设了1000余枚地雷。苏联边防军布雷时,预留了一条宽20米的通路,以便把炸坏履带的T─62型坦克拖回去。为了粉碎苏联边防军强行拖走坦克的企图,并对苏联边防军的炮击行动予以回击,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拦阻登岛的苏联边防军。十七时,苏联边防军停止炮击,中国边防部队遂于五分钟后也停止反击。侵入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在施放烟幕后,逃回了苏联境内。
中国边防部队在保卫珍宝岛的战斗中,及时增派小分队进入珍宝岛坚守,并派副科长孙征民率领工兵小分队上岛排雷、布雷。在珍宝岛战斗打响后,孙征民曾冒着危险,6次登岛排雷、布雷,经他亲手排除的地雷就有200多枚,为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后因排雷时发生意外,孙征民不幸牺牲。
二十一日晚,苏联边防军改变了主意,派遣一个爆破组,沿预留的雷区通路偷偷摸向炸坏履带的T─62型坦克,企图将它炸毁、炸沉。当这个爆破组接近坦克时,被中国边防部队发现,立即组织火力将他们击退。后来,苏联边防军为了防止坦克被中国边防部队拖走,一面用炮火阻止中国边防部队接近坦克,一面昼夜不停地炮击这辆坦克,企图将其彻底炸毁。由于附近的冰层被炮弹炸开,坦克沉入江底。中国边防部队在海军潜水员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以及当地民兵的帮助下,利用简易器材,冒着苏军的炮火穿过一米多厚的冰层,作业四昼夜,于五月二日将这辆苏军坦克打捞上岸。后来,这辆坦克被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
为了表彰边防部队保卫珍宝岛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七月三十日发布命令,授予边防站站长孙玉国、政治干事杜永春、火箭筒手华玉杰、班长周登国、营长冷鹏飞、副科长孙征民烈士、班长杨林烈士、副连长陈绍光烈士、副连长王庆容烈士、战士于庆阳烈士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的侦察连、一连和公司边防站等10个单位记了集体一等功。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防军又在中苏边界西段不断挑起事端。六月十日,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先后侵入新疆裕民县的塔斯提地区,强行驱赶中国牧民的羊群,野蛮殴打、捆绑中国牧民,并开枪打死怀孕女牧工孙龙珍。中国边防部队在对其发出多次警告而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随后,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侵入中国境内,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八月十三日,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和步兵300余人,悍然侵入中国新疆铁列克提地区,突然袭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忍无可忍,奋起还击。副连长杨政林指挥巡逻分队全体官兵浴血奋战四小时,打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冲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往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关于与苏联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主张,对苏联边防军不断制造的新的武装挑衅事件,采取了顾全大局的态度,坚持自卫原则,据理斗争,尽量避免事态的扩大。九月十一日,中国总理周恩来趁苏联总理柯西金途经中国的机会,在北京机场与他进行了坦率的会谈。在中国方面的提议下,达成了缓和边界冲突的临时措施。从此,苏联边防军逐渐停止了对中国境内的射击活动。
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有力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领土主权的忠诚保卫者。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部队指战员,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面对着苏联边防军的坦克、飞机、大炮和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毫不畏惧,奋勇作战,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战胜了入侵者,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珍宝岛作战的胜利,也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援的结果。战斗打响以后,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全力以赴,组织了1万余人的筑路队伍,抢修公路、桥梁,并出动车辆,为前线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当时,需要组织一个450人的支前担架营为部队运送伤员,当地群众要求参加的就有6000多人,出现了新婚妻子为丈夫报名、父母为儿子申请上前线的动人场面。伤员转到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后,兵团家属不仅进行精心护理,还为伤员输血1.7万多毫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有力地保证了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选自《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