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
玉树有这样一支救灾神兵
发布时间: 2010-04-23    作者:陈辉 王经国 李志涛    来源:新华网 2010-04-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距离幸存者的位置也越来越近。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救援官兵一边拆除杂物,一边与他们对话。

  很快,官兵们成功打通了4道楼板,即将看到废墟下面的幸存者。突然,余震来袭,两侧本已摇摇欲坠的房屋剧烈晃动,对面山体出现了大面积滑坡,烟尘滚滚。四周的群众大喊:“快跑!”但官兵们冒着余震的危险,继续营救。

  一波余震过去,10多分钟后又一波袭来,官兵们仍然坚守岗位,救援工作并没有停下来。很快,被困幸存者的出口完全打通。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12时,只见从洞口慢慢伸出一个头,小心翼翼地旋转,一点点避开断裂的钢筋——一个年轻小伙儿出现在救援官兵的视线里。

  随后,第2个、第3个、第4个也被顺利救出。

  张建伟,张景科,陈德毅,许程——这4名被救人员都是甘肃人,年龄最小的仅18岁。

  当4个幸存者被送上救护车辆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地鼓起了掌。

  “第二仗是个硬仗!”刘向阳感慨地说,尽管难度大,但我们充分发挥经验丰富优势和专业技术优长,利用声波、光学、电磁、热成像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和专业搜救犬,快速勘查、全面搜索、精确定位、全力救援,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第三场是恶仗:不言放弃,藏族小姑娘起死回生

  “我们那里有个小姑娘可能活着,赶快救救她!”

  16日上午,藏族妇女兰措向救援队求救,官兵们马上携带专业救援设备赶了过去。

  这排四层高的房子,是镇里的一个贸易市场,地震将它们平压了下去。兰措是市场一个货铺的主人,被埋小姑娘叫次乃拥青。震后第二天,兰措和她的丈夫被救出,而住在隔壁的次乃拥青,第三天被发现困在一个整块石板的下面。

  搜救官兵赶到后,立即确定次乃拥青的位置,钻洞、掘撬、绑石板、吊离,一层层剥落压在上面的楼板。

  “次乃拥青,怎么样呀?别担心,救援队来救你了!”兰措向石板下呼喊。

  “阿姐,我没事,就是一只脚被埋着,受伤了。”弱小的声音从板缝下传来。

  “里面被屋里的东西堵住了,打不开。”一名战士在废墟里喊道。

  “换一个作业面,把旁边的石板打开,从侧面进入。”王洪国迅速作出决定:“把钻孔机拿来,用吊车搬开已拆的石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

  这是一场恶仗,钢筋纵横交错,石板层层叠叠,救援步履维艰。

  13时20分,救援工作已开展了3个多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再拖延了。

  “我们先把这块板挪开,从下面钻进去。”刘向阳决定冒着风险另辟蹊径。

  废墟上,救援官兵和扎西多吉等几个藏族群众绑好绳索;废墟下,几个藏族群众合力拉。

  “1、2、3”救援队员贾树志喊起了号子。

  一名藏族群众用藏语也喊起了号子。

  不同的语言,共同的呼喊、共同的心愿。两股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轰”的一声,石板被挪开。

  当吊车把另一块石板吊成一个三角形时,废墟里的救援空间打开了。救援队员何登科和一名藏族僧侣爬了进去。

  13时48分,在清理了障碍后,被埋54个小时的次乃拥青被小心翼翼地抱出,周围发出一片欢呼声。

  看到小姑娘安然无恙,刘向阳说:“这真是一场恶仗。救援过程很复杂,在倒塌的房屋中,有些是承重板,有些是非承重的,如果贸然行动,容易发生事故,既增添了救援难度,也会使被埋人员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况。但我们沉着应战,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总算取得了胜利。”

    1. 玉树地震一周年重建纪实:雪域高原凝聚不屈力量
    2.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
    3. 聚力托举新玉树——写在青海玉树地震百日之际
    4. 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文化建设
    5. 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6. 哀悼逝者 更勿忘亡羊补牢
    7. “玉树不会忘记”:危难时刻 党旗在飘扬
    8. “中国式救灾”:尊重生命 彰显力量
    9. 中央和国家机关捐助玉树震区 胡锦涛等带头捐款
    10. 三部门出台地震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工作指导意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