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树地震看加强抗震工作
(一)90%以上的地震伤亡由建筑物倒塌造成
刘彦生
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什么是地震力?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惯性力。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二)国外抗震的做法
刘彦生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日本关东大震灾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前所未有的。它对日本防灾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防震减灾措施,使灾害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地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日本对建筑物抗震性能不断研究、逐步完善建筑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房屋损毁程度,从而有效降低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因为地震灾害多数是由其次生灾害房屋破坏造成的,只要房屋在地震中不破坏,少破坏,轻破坏,伤亡人数一定是很少的,损失程度也会减小很多。自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在历次地震中遇难人数均不及万人,即使是在人口密集的阪神大地震中,遇难人数也不过6000余人。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大大减少,人们对地震的恐慌也大为减小。
根据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的基本国情,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建筑的抗震性能,也就是说,把房子建得抗震性能好了,损失少了,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三)我国地震农房倒塌多
李小军
地震对人、物的损伤程度不但取决于地震震级大小,更取决于地震极震区(地震断层附近区域)建筑物分布和抗震性能及人口密度等因素。例如2001年昆仑山地震虽然震级达到8.1级,但由于地震发生在建筑物和人员稀少的地区,未造成人员伤亡;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城镇附近,地震极震区大量的建筑物倒塌,导致伤亡重大。
苏经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历史上多次地震的经验表明,农房破坏普遍比较严重。这次地震又是农房倒塌多,造成伤亡大。其主要原因是农房多是生土、砖木结构,此类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另外,农房多属于农民自建性质,长期以来几乎不设防,普遍缺乏抗震设计,往往在地震面前“不堪一击”。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抗震能力要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有强制性的抗震设防要求与设计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与要求。
(四)如何加强农房的抗震能力
苏经宇
第一道防线是建立具有一定防御水准的抗灾体系,即像城市建筑工程一样,全面推进农村地区抗震设防。
第二道防线是建立超越设防水准地震情况下的应急减灾体系,应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工程设防,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这里的“点”是指区域内的城市或重点建筑,“线”是指救灾所必须的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面”是指覆盖的广大农村。这样的防御体系能保证遇到超越设防标准的大地震时,城乡基本的救灾功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水、电、交通、通讯等基本不中断,方便抢险救灾,从而实现城乡防灾减灾一体化。
(五)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刘彦生
选择建筑场地,须考虑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较深的土层组成情况、地基土壤的软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浅等。以下场地是不利于抗震的: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田的台地等。
(六)家庭如何防震
李小军
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制定防震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
地震可能发生在你睡觉的时候,睡觉时你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至关重要。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可能时给床安一个抗震架。
附:近三年发生的大地震
2008 年
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截至9月25日,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 374643 人受伤,失踪1 7923 人。
10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吉中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10月29日,巴基斯坦西南
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市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地震,第一次震级为里氏5.0级,第二次为里氏6.5级,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3.56万人受伤,另有约4万人无家可归。
2009 年
4月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近300人死亡,约6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严重。
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至少79人死亡,超过900人受伤,32人失踪。
9月30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同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1000多人遇难。 2010 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海地政府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地震已造成27万人死亡。另据联合国的统计,有48万多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地区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上届政府曾宣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后又公布已确认身份的遇难者为497人。
3月4日8时18分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发生里氏6.7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表示,这是今年台湾发生的最大规模地震,也是高雄地区自1900年以来最大地震,但尚无重大人员伤亡。
3月8日,土耳其东部埃拉泽省当天早晨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5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土耳其地震专家说,里氏6.0级地震并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建筑物抗震性能不足是主要原因。
4月4日,墨西哥境内靠近美国边境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生7.2级地震,并经历多次余震。震中距离地表约32公里,主震持续了约40秒。直接致死1人,间接致死1人,100多人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