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党建理论的突出特点
发布时间: 2011-02-12    作者:郑德荣    来源:党的文献 2011-02-12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党建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地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的目标要求,并创立了一系列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理论坚持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特殊国情党情实际相结合,其突出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即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相统一、党的建设与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相统一、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统一。毛泽东党建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把以农民成分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难题。毛泽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党成为今天拥有78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纲领策略和组织原则等基本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础。它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无产阶级中“最先进和最坚决的”的先锋队组织即工人阶级政党担负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领导者的责任。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旗帜,结合俄国探索联共(布)政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1902年列宁发表了《怎么办?》一书,奠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基础。他强调要提高党员素质,纯洁党的队伍,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的精辟论断。显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就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就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没有组织上的团结统一。中国共产党是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坚持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无产阶级政党,旧中国的特殊国情既不同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不同于十月革命前后的俄国。由于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以及中国革命斗争形势,党的组织基础主要在农村,这就决定了党的成员构成不能以工人阶级为主体,而是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成分为绝大多数,这就必然存在“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一个绝大的困难”,即“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8页。)虽然党的六大后中央一再指示发展产业工人党员,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的比例由1928年的9%下降到1930年9月的1.6%。如何使一个非无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的政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就是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克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广泛吸收不同阶级出身的先进分子入党的同时,把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相统一,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思想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的实质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克服唯心主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的主要倾向,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马列的书要读,但要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5页。),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矛盾论》、《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些论断充分说明思想路线在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和贯彻。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2.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3.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4.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7.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8. 建国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化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初语境与当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