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评价三线建设的三个新视角
发布时间: 2013-10-19    作者:陈东林    来源:国史网 2013-10-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线建设,是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叶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历时15年左右,国家共投入2052亿资金和近千万人力,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各省腹地,建设起了近2000个大中型企业、科研和基础设施。其规模堪称建国以来空前的壮举。

  关于三线建设的评价,一直有较大分歧。20世纪80年代前期,舆论多倾向于否定,认为过于严重地地估计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90年代初期,江泽民在视察四川等三线建设企业时说: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特别是海湾战争之后,我们对三线建设的重要性应当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讲,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政治上对三线建设的评价,基本上形成了结论。但是,学术上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全面的定论。特别是21世纪以来,评价三线建设的客观环境发生了下面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从国家安全角度重新审视,三线建设决策是否对战争威胁估计过于严重

  长期以来,否定和肯定三线建设的争论,一个焦点就是,当时是否有战争爆发的较大威胁?否定者和肯定者,都拿不出事实证据来说明当时战争爆发威胁是有还是没有,到什么程度。

  1994年,尘封在美国档案馆中的一批机密档案满30年,由于美国历史学家的不懈努力,一部分终于被曝光解密,证实1964年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不仅仅是设想而变成了具体实施方案李向前:《六十年代美国试图对中国核计划实施打击揭密》,《百年潮》2001年第8期。。这在美国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美国间谍卫星和U2高空侦察机辨认出罗布泊基地和包头核工厂。美国确认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十分惊恐。1963年4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提出一份长篇报告,拟定了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包括:A由国民党军队实行渗透、破坏和发动对大陆的进攻。B实施海上封锁。C南朝鲜进攻北朝鲜,以对中国边界施加压力。D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常规武器的空中打击。E使用战术核武器有选择地打击中国的目标。1963年9月,蒋经国访问美国,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邦迪会谈使用空降兵部队打击中国核设施问题。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一个以多批次常规武器打击来毁坏和瘫痪中国核设施的应急计划。

  1964年4月14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专家罗伯特·约翰逊又起草了《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的基础》绝密报告。当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此进行了讨论。该报告考虑了四种摧毁办法,(1)必须采取“相对沉重”(即没有限制)的非核空中打击。(2)美国试图使自己摆脱干系的任何特别努力都很容易被人发现。(3)利用在中国的特工进行秘密进攻。(4)空投一支100人的破坏小组能够制服中国核基地的警卫部队并毁坏核设施,但要完全彻底地摧毁它则很困难。[美]沙恩·马多克编《美国摧毁中国核设施的计划:新的档案证据》,《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6年5期。

  1964年9月15日,中国的核试验已经迫在眉睫,约翰逊和腊斯克、麦克纳马拉、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克恩、国家安全顾问邦迪举行了聚会,他们最后的看法是:在中国爆炸原子弹,与美国对中国采取不宣而战的打击之间,还是后者更有风险。对中国核设施的攻击,应该在“军事敌对”发生时才可以。于是,试图伸向战争按钮的手终于缩了回来。

  那么,中国领导人当时是否了解到美国的这些绝密计划?如果不了解,三线建设决策未必就是有的放矢。笔者看到的档案证明:1964年9月16、17日,也就是美国最后讨论对中国核基地袭击的时候,周恩来主持了由军委和国务院负责人组成的第九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研究是否按时爆炸原子弹。有人提出在1970年在三线地区建设好第二个核基地以后再进行核爆炸,以免提前遭受袭击;也有人认为早晚都有压力,还是10月爆炸。9月21日,周恩来给毛泽东写去特急信,附上罗瑞卿起草的请示报告,提出三种方案:一是“今年爆炸”;二是“明年4、5月与空投航弹连续试炸”;三是“推迟爆炸”,到西南的第二批核试验基地建好以后中央档案馆档案:《周恩来给毛泽东和中央常委的特急信》(1964年9月21日)。。毛泽东和中央常委研究后指出:原子弹是吓唬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批示“即办”,按原计划10月爆炸。

  半年后的1965年5月21日,周恩来在中央军委作战会议讲话,证实知道美国的袭击计划。他说:“我们的原子弹爆炸前夜,麦克纳马拉就改了口气,他说,中国的原子基地是可以轰炸掉的,可是五年以后又出来了。”《周恩来军事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0~526页。

  1969年三线建设的第二次高潮,也是在苏联的核打击威胁下掀起的。

  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中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时,苏联领导人企图使用核武器打击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进行了研究。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竭力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核进攻计划。还有一个意见,即有限地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主要是摧毁中国的核设施。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反对这样做,认为太冒险,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两颗原子弹难以消灭其抵抗,反而会使苏联陷入没完没了的战争。1978年叛逃美国的苏联联合国副秘书长舍甫琴科回忆说:“在轰炸中国的问题上意见分歧使政治局陷入僵局。他们有几个月不能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最后决定,“在边境全线派驻大量装备有核武器的部队来显示苏联的实力。”[苏]阿·舍甫琴科:《与莫斯科决裂》,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195页。

  这种赤裸裸的核威胁激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应。

  1969年8月2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秘密地向少数记者透露,苏联已经向东欧国家通报了可能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的情况[俄]贡恰罗夫、乌索夫:《我们为何没有按下红色按钮——1969年苏中危机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1992年3月6日《共青团真理报》。。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战备命令,要求全国军民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9月16日,有苏联高层背景的西方记者维克托·路易斯在伦敦《星期六晚邮报》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正在讨论打击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可能性。9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庆口号,毛泽东亲自增加了一条:“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北京和各大城市都开始紧急疏散人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也疏散到南方。9月23日和29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和新的氢弹爆炸试验,表示了坚决抵抗的姿态。

  三线建设的两次高潮,都是面临美国、苏联袭击的危险之下进行的,并非无的放矢。但是不是反应过分?档案证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当时也是有战争打和打不起来两种考虑的。问题不在于哪种可能性大,而在于忽略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在拿国家命运赌博。因此,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即使得出入侵战争的可能性较小的分析,也不能不考虑对方违背理性的行动。准备的后果可能是浪费,不准备的后果则可能是灭亡。进行三线建设,建立后方基地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从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反映的数据,重新对三线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整体评价

  关于三线建设的评价,经济效益是一个关键点。由于“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企业选址不少在不利生产地区,加上缺乏论证,上马过急,产品过分为军工服务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问题是普遍的还是部分的,是多数的还是少数的,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调研统计后的整体数据定论。否定和肯定三线建设者,都是抽样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否定者举出甘肃、陕西、贵州等偏僻山区很多企业难以生存、被迫关闭搬迁的事实,肯定者则举出攀枝花钢铁集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昆铁路等发挥巨大作用的成功例子。显然,靠举例是无法进行总体评价的。

  从1983年开始,历时23年完成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战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评价三线建设的新平台。

  1983年12月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任务是提出三线现有企业的调整和技术改造规划,并对其实施进行检查监督。会后经过半年多的调查排队,基本摸清了现有三线企业的状况:三线地区共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1945个,属于第一类即布局符合战略要求,产品方向正确,有发展前途,经济效益好,对国家贡献大,建设是成功的,占48%;属于第二类即建设基本是成功的,但由于受交通、能源、设备、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产品方向变化后,经济效益不够好的,占45%;属于第三类即有的选址有严重问题,生产科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有的至今产品方向不明,没有发展前途的,占7%向嘉贵:《略论大三线的调整》,《开发研究》1987年第1期。。

  当时急需解决的,是第三类企业,包括三种情况:(一)企业所在地自然灾害频发、生活条件恶劣,危及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二)选址布局过于分散,或是远离原料产地,不适合行业特点,造成极大不便。(三)因国家改变战略或资金困难,长期停建缓建,靠国家补贴度日的企业。

  1984年8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召开了三线调整工作会议,决定把布局调整放在首位,对第三类企业分别关、停、并、转、迁,原则是:“该关停的就不要搬迁,能迁并的就不要迁建,能就近搬迁的就不要远距离搬迁,能向中小城市搬迁的就不要向大城市集中。”吴传钧:《调整布局促进三线建设》,《开发研究》1987年第3期。11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通过了《“七五”三线地区企事业单位调整方案》,确定调整121个单位,其中关停9个,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中国军转民大事记》,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经过调查和实践,产生了由原料、市场、技术、信息决定的四个原则:(一)向原料产地方向搬迁。(二)向产品市场搬迁。(三)向有利于发挥本身技术优势和加工协作的地区搬迁。(四)向有利于技术和市场信息交流的大中城市搬迁。

  到1991年底,全国“七五”规划三线调整项目基本完成。121个单位中有24个进行了撤并和就地转产,有8个划归首钢,有71个完成了全部或部分搬迁《三线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1992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共投入30亿元。1991年11月4日,国家计委确定纳入“八五”“脱险搬迁”计划的项目有115个国家计委:《关于三线企事业单位“八五”调整规划方案的批复》,《甘肃三线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5页。。到“八五”计划结束的1995年底,三线地区第三类企业的“脱险搬迁”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因此1996年至2000年的“九五”计划安排的“双给”项目(国家给投资、给政策)只有38个《国家将继续扶持三线调整》,1997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如果从1984年调查摸底的情况看,三线地区共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1945个,成功的占48%;基本是成功的占45%;有严重问题没有发展前途的,只占7%向嘉贵:《略论大三线的调整》,《开发研究》1987年第1期。。但从执行中看,列入“七五”到“九五”计划,解决“脱险搬迁”问题的三线企业有274个,占全部三线企业的14%。后经合并、改制、重组等调整为201个,于2005年底全部完成调整搬迁2006年1月4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在2006年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

  仅从上述看,三线建设的遗留问题并不算太严重。但事实并不如此。首先,“脱险搬迁”的274个是问题最严重、难以继续生产的。其他问题比较严重的,尚未列入调整改造计划。公平地说,以后面对市场经济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三线建设的失误,是全国所有国有企业都要面对的。只是三线建设的决策,使三线企业遇到了大得多的困难。

  当年的三线建设,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为保证国家安全而实施的国家战略行为,所有资金、物资、人力都是计划指令的调拨,因此尽管蕴涵着极大的积极性和群众热情,但并不存在独立的企业行为。而三线调整改造从决策上看仍然是一种国家行为,为继续建设国防后方服务,同时也要更多地为发展新时期的国民经济服务。但是,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对三线企业的企业行为要求日益凸现,使之成为国家行为与企业行为的结合。一方面,国家不能像当年那样全部注入投资,只能以较少的增量资金拉动原有的大量资产存量进行调整。这种较少的增量资金,也逐步地由单纯投资转换为贷款形式。相当多的三线企业在调整改造中,转变为生产民用产品的独立法人地位,需要在市场经济面前,自己解决资金、产品市场、工资福利,而且要上缴利税。

  这两方面的变化,促使三线企业身上集中了历史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当年的“靠山、分散、隐蔽”使得许多企业先天远离市场,生产与市场不接轨的军用产品。如果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行为的话,是不会作出这种选择的。而在三线调整中,国家行为的日趋淡化使企业承担起了偿还当年国家行为后果的责任。虽然国家给予了种种优惠政策,但只能是导向和激励,不能全包,远不能改变三线企业的劣势。这就造成三线企业调整改造虽然取得巨大成效,也存在着普遍的问题——主要靠自筹资金进行调整改造,欠付银行利息严重,负债过多,难以形成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据统计,“七五”计划调整项目的30亿元总投资中,国家补助资金占25%,部门和地方自行安排占32%,企事业自筹占43%。“八五”计划调整项目的115亿元总投资中,国家和地方部门投资占17%,企业向银行和其他渠道贷款占5316%,企业自有资金占283%。以至企业借贷率达70%,平均负债率更高达854%,高于全国国有工业企业近20%。尽管享受了停息挂账、计息挂账的政策,到1998年底,绝大部分“七五”调整项目企业贷款欠付的本金和部分利息仍然不能偿还根据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资料统计。。

  因此,可以说,三线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问题,是严重的。就经济角度而言,三线建设整体上是不能说很成功的,15年的建设,竟然需要23年的调整改造来善后。但就整个西部经济的大视野来看,这些问题也包含着东西部因地理条件、历史遗留问题、发展战略变化而最终出现的经济差异。三线调整改造进程中,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变革,使得三线调整改造工作也不能一下子从根本上治理,需要调整思路。这是我们重新评价三线建设时必须考虑的。

  三、把三线建设战略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更大战略中,重新评价

  过去学术界评价三线建设,倾向肯定的观点多着眼于宏观政治需要,如保障国家安全、缩小东西部差距等;倾向否定的观点多着眼于微观经济数据,如三线企业环境恶劣、经济效益差等。这是评价出现较大分歧的另一个原因。从西部大开发的大局来剖析三线建设的作用,应该是两者结合的较好切入点。以四川为例:

  三线建设以前,四川工业较发达地区主要限于重庆、成都两个城市周边。而川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综合利用价值极高。金沙江、鸦砻江的水力发电资源也是中国蕴藏最丰富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很好,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缺少工业基础,川西经济得不到提升,远远落后于川东地区。

  毛泽东决定把三线建设重点放在四川后,1965年邓小平视察川西地区,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布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线,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做钟摆式辐射。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钢,攀钢的钢铁运到重庆,重庆的机器运到攀钢和六盘水工业基地。

  这个“两点一线”布局现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如今铁路支线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和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新型工业城市。攀枝花集团主产高铁钢轨、无缝钢管、特殊钢、钒钛钢铁的企业,延伸到凉山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经济学家林凌指出,“两点一线”带动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水平提高,相当于跨越了50年。

  如果把评价三线建设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思路就会更加开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的出口产品加工生产基地。2004年,中国GDP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6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减少对中国的进口,一方面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对中国出口商品设立关卡。再加上东部劳动力成本增高,使沿海地区的生产和加工出口产品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生产急剧萎缩,不少停工、停产甚至倒闭。这也是一场战争,一场“金融战争”。中国经济必须开创新的市场和对外通道。三线建设时开始兴建的内(江)昆(明)铁路,到21世纪初全面通车,成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国际通道。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三线建设基础上,又新建了大批高速公路和机场,向西打开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路。如2010年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是重庆电子和机电产品、汽车配件快速运往欧洲新的战略通道,从重庆始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这样,形成西北部由新疆、内蒙古至俄罗斯、中亚五国、蒙古,西部由新疆、西藏至巴基斯坦,西南部由云南、广西至东南亚国家的三条国际通道后,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利于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东部海域冲突。

  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对三线建设重新评价,还可以得出一些对西部大开发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笔者参加考察的重庆市南川区(1997年前为四川省南川县),1965年由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铁道部长吕正操、西南局书记阎秀峰率队勘察后确定为生产常规武器的机械工业基地,建成各有几千人的5家大厂(国营天兴仪表厂、宁江机械厂、庆岩机械厂、红泉仪表厂、红山铸造厂),一个六机部第七研究所和一个海军仓库。因为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5家厂到80年代都经营不良。在90年代后期的调整改造中,分别迁移到重庆和成都,原厂址设施废弃或者改造他用。如天兴仪表厂迁移到成都后,金佛山原址长期废弃,现在改造为三线建设特色的旅游度假酒店。如宁江机械厂迁移到重庆市区后,水江镇原厂房周围杂草丛生,框架仍保留较好,部分办公用房被改为监狱,宿舍楼为当地居民使用。如位于鹅公岩山麓的庆岩机械厂,曾经生产常规武器和军用越野车构件,迁移后原址被只有百人规模的民营企业永溢机械厂部分租用,生产小型矿山机械及零部件。当年高大的厂房保留完整,车间里重型机器基本废置,搭建窝棚,鸡犬乱窜。其他厂房被农民当仓库堆放饲料,框架较好的宿舍楼也闲置。

  造成这种被迫迁移的浪费、废弃的主要原因,是被长期诟病的三线选址方针“靠山,分散,隐蔽”。这个方针本是1964年1月周恩来针对核工业提出的,但在三线建设中的片面强调战备影响下,被当做企业普遍选址要求,提升为“靠山,分散,进洞”。南川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江,过去交通十分不便,距离重庆虽然仅170多公里,因有一部分没有公路只有山路,乘坐汽车也需要一天以上时间。这自然对企业的发展严重不利。自然环境恶劣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如天兴厂,仅在1968年、1975年、1984年三次特大洪水中,就遭受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职工死亡2人。如重庆涪陵的816工程,是三线建设中历时五年挖成的世界第一大人工洞。由于潮湿和没有采光,80年代被废弃,2010年开放为旅游基地。

  进入21世纪后,四川的交通和抗御灾害条件有了很大变化,“靠山、分散”的不利因素基本得到改变。如南川区,渝湘高速公路穿过其中,沿线公路四通八达。过去到重庆需要一天以上时间,现在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在被废弃的宁江机械厂遗址旁边,崛起了现代企业重庆铝业集团。高速公路开凿了众多隧道,则是现代版“进洞”的一个体现,有节省交通时间、不占耕地和保护地表等优点。因此,时隔40多年后,对“靠山、分散、进洞”口号,也有必要重新思考。四川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平原和可耕地十分稀缺。“靠山”,尽可能不占用平地,不能不成为今后发展工业的一个永久性要求。由于现代大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造成污染比较严重,不宜再建设集中的工业城市,“分散”也是今后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洞”当时是劳民伤财的一个举措,未来解决了潮湿和采光、通风问题后,如地下铁道、地下商城一样,洞中工厂也有发展的前景。

  但是,被废弃的三线企业厂房设施等还有不少仍然没有得到利用。其原因,据调研了解,是受产权问题的制约。当年三线建设的主要企业,由中央直接投资,产权属于各部委特别是国防工业部门。在三线企业调整改造中,虽然做出了“搬迁单位根据处置方案处置原址国有资产时,应首先向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如果全民所有制单位无法使用,搬迁单位可以向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有偿转让”的规定,但条件略嫌苛刻,要求“一次付清价款”,少数分期付款不得超过三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三线办关于三线搬迁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有关问题的意见(1991年11月28日)》。;少数位于深山峡谷、人烟稀少、交通条件较差确实不具备有偿转让条件的,也不得向非全民所有制单位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三线办关于三线搬迁单位处置原址国有资产的实施办法(1992年12月7日)》。。这也造成了原址厂房等尽管荒废,资金匮乏的贫穷地方集体经济利用仍比较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当年三线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不仅是自然条件,也是缺少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国家投资三线建设企业,好像钉钉子,不少没有像种树那样生根,甚至因为片面强调保密,军工企业成为邓小平说的“另外一个天地”《邓小平军事文集》(下),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职工语言都和当地农民不相通,形成特殊移民区。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代表了国家尖端高科技,但其周边的凉山彝族农村,尽管付出了支援三线建设的巨大贡献,却很少受益,70年代仍然存在“卫星上天,刀耕火种”的反差状况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部长王金铁语(2011年9月)。。即使在三线企业调整改造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果当时三线建设能够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行部署,与地方共同经营;以后迁移的三线企业原址厂房设施能够让地方长期低价分期偿还甚至无偿转让给集体企业,地方有了积极性肯定能够充分利用、走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这是我们今天评价三线建设很少被人提及的一个方面,也是今后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利用三线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思考。

    1. 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2. 陈东林: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3. 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
    4. 新中国工业的三大里程碑:苏联援建、三线建设及大规模技术引进
    5.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成立
    7. 1965年四川广元对三线建设的支援
    8. 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
    9.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
    10. 中国的三线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