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所进行的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谋划。豆建民主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经均衡发展战略(1949~1978年)、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1990年)和协调发展战略(1991年以后)三阶段的演变。系统梳理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效应,认真总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回顾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阶段(1949~197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生产力薄弱且分布不合理的现实,这主要是因为旧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多受外国资本控制,因此生产力主要集中于外来力量易于控制、对外贸易方便的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而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的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则很少有像样的工业。这种生产力布局造成了工业生产与原料产地的严重脱节,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不相适应,不利于新中国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同时,从国外环境来看,新中国成立时,世界上已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对峙的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和孤立政策。特别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国家安全更受到严重的威胁。
上述国内外背景说明,合理的经济布局将有助于巩固国防、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展开,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改变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布局状况。1950年8月下旬,中财委召开计划会议。会议讨论了编制1951年计划和三年奋斗目标的问题,提出经济战线在今后两三年内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经济的调整与恢复,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建设。《陈云年谱(1905—1995)》(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会议要求在三年内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组织生产过去依赖国外供应的原材料;将一部分工厂迁移到接近原料、市场的地区,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三年内在工业方面新的建设应放在加强国防力量上等。在上述政策思想的指导下,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观。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1952年间,沿海工业产值由1002亿元增加到2432亿元,内地工业产值由40亿元增加到1001亿元,二者分别增长了143倍和15倍。这个时期,沿海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15%下降到708%,内地工业产值由285%上升到292%。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虽然内地得到了建设和发展,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沿海与内地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1952年,在全国343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沿海所占比重仍然高达694%,而内地却仅占306%;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沿海所占比重为72%,内地仅为28%。参见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面对这种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编制“一五”计划时,将“平衡工业布局”作为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要逐步地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使工业的分布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逐步地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这是有计划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7月8日《人民日报》。在“一五”计划的指导下,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项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50个、中部地区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5个,其中有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总体来看,“一五”时期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到1957年,广大内地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952年的393%上升到497%,沿海地区的比重则从434%下降为416%。随着一些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内地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从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同上书,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