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意义重大。全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丰富内涵、实践路径等。五中全会为什么把创新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五中全会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相提并论又有怎样的深意?怎样更好地进行文化创新?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杨金海。 由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请问如何理解创新的核心地位? 杨金海: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持续30多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经济增长就可能出现徘徊不前的情况。因此,要让我国经济发展越过这个坎,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有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就成为关键之举。也只有大力创新,我们才能从世界经济大潮的追随者逐步变为引领者。 创新是第一推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放眼中国,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创新理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重要原因。不日新者必日退,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就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是发展新引擎。“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创新是战略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的新动力、打造发展的新引擎,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思想的创新是关键。理论的创新是先导,创新更重要的是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往往始于思想观念上的突破,引发“范式”转化,发现新的问题域;新问题域的解决和开发,又会开拓出全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所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作为创新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千百万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发挥人们的无限想象力、创造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要有世界眼光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而搞好文化创新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杨金海:要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就必须提升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深度融入国际社会,文化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日益凸显,搞好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我认为应当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是要有世界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中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要求。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新不仅要考虑中国人民自己的需要,还要考虑世界人民的需要,要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比如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除了要讲好中国的历史故事外,更多的要讲中国当今的故事,还要用中国的和谐精神、和平理念等,讲好世界的故事、人类未来的故事,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中国文化只有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所认知和了解,才能与世界人民一道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要有战略思维。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又反过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从战略高度思考文化发展问题。从横向看,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从纵向看,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形形色色的文化中心论,既要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也要反对东方文化中心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最鲜明和最突出的特色。但是,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要努力把中国现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同时,要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载体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事业。 三是要有争取话语权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但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我国的话语权还很小。我们的一些学科甚至沦为西方理论话语的“殖民地”和“跑马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构建起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能够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我国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系列新话语、新理论,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引领世界思想潮流的,但我们总结不够、宣传不够。我们应当下功夫把这些思想、概念提炼出来,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并主动设置国际议题,不断发出中国声音,让中国理论和话语体系逐步进入世界学术舞台,包括进入世界各国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研究领域、大众文化领域等。这样,才能够逐步打造出科学、开放、规范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并逐步为国内外的人们所认同。 创新要表现中国精神 记者:我们注意到,五中全会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相提并论,显示出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请问搞好文化创新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杨金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要全面,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要全面。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认为做好文化创新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打造好文化载体。文化是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载体得以呈现的。载体是“形”,文化是“魂”。只有形魂兼具,文化才能灵动鲜活,才能可感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因此,打造文化载体应当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例如,当前各种寺庙道观比比皆是,不少人为烧香拜佛不惜一掷千金,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化宣传载体还非常缺乏。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道德讲堂、文化广场、农村书屋等,但只靠这些还远远不能让马克思主义走进百姓生活。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载体建设的经验,多修建一些场馆等,让更多的人有追求信仰的地方,到那里去瞻仰、感知先进文化,以解决信仰问题、人生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等。另外,礼仪制度也是文化的无形载体,应当把它与场馆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约束、仪式的洗礼,让更多人达到精神上的升华。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要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这样,先进思想文化才能够通过具体载体、仪式、活动等逐步渗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从而永久发挥作用。 二是要做到软硬实力并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的基础设施、硬件水平提升很快,但文化软实力建设远远不够。硬的物质设施与软的文化精神互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到处可见。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建设严重缺乏物质载体;另一方面,我们的物质生产建设严重缺乏文化内涵。这种现象亟待纠正和扭转。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的物质产品应当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比如我们的高速铁路、大飞机、无人机技术等,都应当体现中国理念。五中全会提出,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求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应当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硬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一句话,我们要逐步学会“把软实力做硬,把硬实力做软”,在硬实力中展现软文化,在软文化中依托硬实力,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水平。 三是要重视文化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根本。近年来,我国对文化队伍建设非常重视,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翻译人才为例,目前复合型、“双料型”人才还非常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瓶颈。有了解才会有理解。中国理论在世界上为什么缺乏影响力?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对外交流人才的缺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但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应当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不但要把国外客人请进来,更要让我们的优秀人才走出去,特别要在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外语的双向人才上下功夫。有了高水平的文化队伍,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