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利用和借鉴历史经验的政党,毛泽东在探索和诠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利用和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诠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具体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彰显了中国革命经验的实践意义与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引入革命经验因子
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南和方略。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诠释了从中国实际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教条的束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阐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时,毛泽东不仅结合中国革命经验说明了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而且要求运用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创造的调查研究方法,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情调查与研究。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统一战线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了各方力量。毛泽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成功,主要仍应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奋斗。我们需要外援,也不拒绝外援,但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相通的,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实际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了注解。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革命经验元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革命道路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毛泽东在阐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引入了相关的革命经验元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注意“军民兼顾”、“公私兼顾”,重视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协调和平衡。在诠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时,毛泽东借用了革命年代的经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时,没有忘记革命年代的经验,革命年代的经验强化了他对农民作用的认识,农民由革命的主力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动员革命力量、形成人民战争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建设要动员各方力量、协调各种关系、汇聚各种资源,同样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毛泽东将其提到“生命线”的高度,彰显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在诠释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时,毛泽东仍然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将群众路线作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方法。中国革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多次陷入危险境地,正是经历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才认清了中国革命规律,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毛泽东以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艰巨性为例,说明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革命经验记忆
毛泽东是哲学家,在诠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通过运用中国革命经验,使其建设话语富有辩证色彩、充满辩证思维。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困难?毛泽东借用中国革命经验,从战略、战术两方面,说明了认识困难的方法、对待困难的态度。民主集中制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工作方法,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毛泽东认为,“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弘扬艰苦奋斗传统,又要改善人民生活。毛泽东通过借鉴革命经验,表明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思路。中国革命过程中,既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借鉴苏联经验,又突破共产国际、苏联的束缚,反对教条主义。阐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经验说明对待外国经验的正确态度。
毛泽东在建构建设话语的过程中,之所以要利用和借鉴中国革命经验,有如下原因。其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由于缺乏足够的建设经验,很容易想到革命经验。对于毛泽东而言,中国革命经验是刚刚成为历史的现实,是最容易唤起记忆的资源。其二,中国革命经验已经过实践证明,以此来建构建设话语容易赢得全党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建设话语的传播。其三,革命与建设的性质、任务迥然不同,但在道路选择、力量凝聚、关系协调的方法上,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