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党和领导人论文化建设
江泽民论文化
发布时间: 2011-11-11    作者:    来源:人民网 2011-11-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关于文化建设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希望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实际生活中去,反映伟大时代的风貌,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振奋人心的作品。
——(1990年1月10日会见文化艺术界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0年1月12日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注重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同时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向人民群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1990年1月10日会见文化艺术界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0年1月12日
  我们要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同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要继续提倡不同学术艺术流派、不同学术艺术观点的争鸣,鼓励知识分子研究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问题,研究国外的情况和介绍国外先进的东西,鼓励他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努力创造一种勇于探讨和创新的气氛,增进不同学术艺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文化领域里的是非,最终要靠实践来评判。要积极开展健康的、充分说理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力戒用行政办法下结论。各级党政领导同志,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领导艺术,在实践中创造和总结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新鲜经验。
——(1990年5月3日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人民日报》1990年5月4日
  
文化工作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要尊重和保证个人的创造性;文艺工作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要提倡平等的讨论和争论,提倡同志式的、与人为善的批评和反批评,以理服人,取长补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1991年3月1日邀请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时的讲话《团结奋斗,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日报》1991年3月2日 
  文化是广阔的领域。我们要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要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活跃理论研究,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扫黄”、“除六害”斗争。
——(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基本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党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同志
式的批评和反批评。要鼓励深入研究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问题,鼓励创作更多的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应该成为主旋律。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还必须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它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和依靠人民的力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
——(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观、人生观,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人民团结、社会进步的积极思想和精神。总之,我们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导亿万人民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992年2月18日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题词)《人民日报》1992年2月19日
  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主旋律,使我们的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发展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主题。
——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我们希望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经常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文艺创作中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形成一种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的良好气氛,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健康的文艺评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创作很活跃,文艺评论也很活跃。俄国十九世纪产生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也产生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这样的有权威的大评论家。我们的文艺评论,要提倡说理,对优秀作品应该褒扬,对不健康东西也应该批评。在开展文艺评论中,既不能庸俗捧场,也不能乱扣“帽子”,更不能把正确的批评说成是“打棍子”。如果那样,我们就没有文艺评论了。总之,我们的文艺评论要提倡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建议,为了搞好我们的创作、表演,可以经常开一些座谈会,听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的意见,听听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希望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走出去、走下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1996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
——(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1. 江泽民:从工程师到政治人
    2. 改革是怎样重启的
    3. 解密:李先念与江泽民的9次通信
    4. 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的发表
    5. 江泽民1997年访美
    6. 江泽民在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7.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节选)
    8. 江泽民与我国经济特区的初创
    9. 江泽民论与时俱进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