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素,内涵丰富。发展必须实现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协调发展,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体现在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中。统筹兼顾是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增强发展协调性的必然要求。这四个要素是一个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用这四句话高度集中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全面领会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点是深刻理解这四句话的丰富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851页。】他又说:“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也阐明了以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深刻道理。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和江泽民先后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了发展,也就抓住了当代中国的主题,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继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说主要也是关于发展的理论。但什么是发展,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发展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索。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深化了我们的认识。
科学阐述发展的丰富内涵,首先涉及到增长与发展的关系。早在2003年,在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胡锦涛即指出:“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4页。】其次涉及到经济发展与其他领域发展的关系。胡锦涛指出:“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3—484页。】“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各项事业的发展,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4页。】此后,胡锦涛围绕发展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使我们逐步明确:发展不是简单地增长,必须实现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发展不单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协调发展;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牺牲自然环境,不能只考虑当代,还要考虑后代,发展必须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持的发展;发展不只是外部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应该是人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发展不会也不能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的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但讲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1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发展的核心内涵。只有这样,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经济发展面临着大量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如果只讲速度和规模,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难以有效解决,还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了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胡锦涛指出,促进经济发展,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页。】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重要关系,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好”和“快”的关系问题。
“好”与“快”的关系怎么摆,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把“又好又快”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胡锦涛指出:“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7日。
“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是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使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如胡锦涛所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78页。】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和大量资源集中在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和产品上的状况。二是要“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93页。】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扩大居民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切实改变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的状况;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三是要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819页。】
这些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6页。】此外,胡锦涛反复强调: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实际上,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超越了经济建设范畴,成为了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的发展思路。
核心是以人为本
十六大后,我们党在探索酝酿新的发展思路过程中,于2003年7月就提出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所以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是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的标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次全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写入了“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五个统筹”的概念作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新的发展观有了最初的理论形态。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意义。参见胡锦涛2004年12月3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在探索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实现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第一次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新思路的核心概念。
我们搞发展,追求的是什么?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0页。】讲得很明白,发展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当程度上就要保障人民利益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其一,人民的利益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性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性还意味着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9页。】其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过程中,各部分群体的具体利益总会出现一些差距,这些差距要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并应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整体性就是要求:“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12页。】坚持以人为本,不允许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其三,人民利益是个历史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胡锦涛指出:“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04—405页。】只有这样,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内涵丰富,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页。】这样三句话中,“发展为了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展依靠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的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工作路线和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发展问题上高度凝练的科学表述。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做好当前各项具体工作的明确要求。胡锦涛多次指出:“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87页。】并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72页。】这就是说,贯彻以人为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
党的十七大是科学发展观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得到了更为完整的阐述。比较明显的是,在以往表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页。】的内容。这一表述在进一步强调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实际上也展示了以人为本概念的另一层含义:在领导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党的各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也应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对此,胡锦涛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79页。】“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1页】。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理论上的一个新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必然性。2007年12月3日,胡锦涛结合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阐述以人为本的思想时,作出了深刻分析。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这一宏观历史进程为背景,胡锦涛指出:“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9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但就经济发展而言,现代化势必会使简单劳动、体力劳动和手工工具作用下降,知识密集从而资本密集的高科技工具更多进入生产过程,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既是现代化过程的规律性现象,甚至也是现代化进程努力追求的目标。走向现代化,对一个从落后农业社会出发的国家来说,必然引起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的利益调整和收入差异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会比以往更集中地出现。这一客观过程,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并强调以人为本。进一步说来,就是胡锦涛所强调的,“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要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9—80页】。
另一方面,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无可非议的努力方向。但如果对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这种内在矛盾没有或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准备,甚至以物质财富的增加为唯一目标,或者片面追求“以物为本”,“以GDP为本”成为普遍倾向,就不仅无助于解决而且会大大加重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上述矛盾。我们党及时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加以强调,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针对这些错误倾向的。这样来看,以人为本,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新提法”,而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
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进一步从理论上阐发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他把以人为本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直接紧密联系起来,明确指出:“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追求。”【《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7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同时又必须是体现这种最高价值并依据可能与需要有利于逐步实现这种追求的。当前,就是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尽可能地联系起来,以人为本,就是实现这种联系的重要结合点之一。正如胡锦涛所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7页。】
在这次讲话中,胡锦涛再一次重申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7页。】的重要论断,并把这一论断作为以人为本“根本含义”的一个内容,这是很有深意的。以往那些提出过类似以人为本概念的学说或思潮,表面上似乎都很重视“民”或“人”,但无论是主张“以民为本”的封建政治家,还是倡导“人性”、“民粹”的庸俗唯物论者,其理论基础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他们或者把人民作为工具手段,或者作为没有社会属性的自然人,或者作为盲目的社会力量,总之,不是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是无视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因而也就不可能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求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又要注意按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办事;既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又要坚持共产主义这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既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利益,又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准确理解和掌握胡锦涛强调指出的这“三个一致性”,就从根本上划清了以人为本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原则界限。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诸要素中最早提出的,也是其基本含义。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这些规律性认识成果,并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要求和情况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新概念,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新思路的基本要求。
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涵,胡锦涛在2004年3月10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和党的十七大上曾先后作出深刻精炼阐述。具体内容分别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0页;《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页。这先后两次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定义性论述中,除后一次在全面性要求中根据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增加了社会建设这一新要求外,其科学内涵的表述总体上是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内涵的丰富和深化没有表现在字面上,而是体现在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中。
就发展的全面性而言,我们党总结以往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胡锦涛指出:“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35页。】从我国社会历史背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我国选择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37页。】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但这种改革的根本性质,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38页。】根据这一战略思想,十七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2页】,在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制约监督机制等各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明确思路。适应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和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情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胡锦涛指出,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6页】,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网络等新媒体建设和管理,营造健康积极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等等。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党根据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实现社会和谐。”【《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808页】。十七大因此要求全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9页】。在实践中,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一切,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给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注入了丰富的新内容。
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又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在世界普遍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制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十七大上,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9页。】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将我们党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认识显著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发展的全面性从横向、可持续性从纵向拓展了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丰富内涵;而协调性则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不可缺少的共性要求。例如,胡锦涛在讲到全面发展时说,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1页。】他在谈到增强发展可持续性时也讲到,要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1页。】协调,并不是要求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而是主张不同方面按其自身固有规律,在发展中相互适应,彼此支撑,互动共进。协调的关键是要按比例,按比例才能恰如其分,相辅相成,良性发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按其内在联系,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使之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协调互动,就是客观的规律性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体现的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现代化建设中,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保持恰当比例,协调发展,就是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在各项工作中,也要使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才是按规律办事。在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就是尊重自然,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协调性要求中,在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中,体现的都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
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在谈到“要深刻理解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时,明确阐述了这样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之所以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这是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8页。】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必然要求统筹兼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在发展上的不协调,是我国发展中长期存在、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的要求。“五个统筹”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提出,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之初就是其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个统筹”所要解决的矛盾,就其性质而言,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但相互依存性更强一些。以城乡关系为例,在可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一方占用的多,对方相应就会少,这是其相互排斥的一面;同时,城乡发展又是相互依存的,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等,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和资金等,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突出问题,需要把更多资源投向农村和农业,但这又不能采用限制削弱城市和工业的办法,反而还要努力使城市和工业发展得更好一些,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城市要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农村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城乡关系中非常现实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只能在抓住农村、农业发展落后这个矛盾主要方面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两个方面统一筹划,合理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在发展中相互促进,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如果简单化、绝对化处理,搞单打一,弄不好甚至可能使城乡发展两败俱伤。“五个统筹”中体现的实际上就是这种统筹兼顾的方法。
“五个统筹”涉及的发展矛盾背后,实质上是利益关系。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我国进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以利益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大政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对于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入差距问题,邓小平曾设想,在上世纪末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后,“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12页】,已经突出地摆在了我们党面前。胡锦涛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15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大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社会阶层,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社会阶层与工、农、知识分子、干部、军人等社会发展主体力量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党面临的崭新课题。胡锦涛指出:“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59页。】在这一过程中,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始终一致,但在具体利益上,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导致我国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大量具体利益相互纠结甚至彼此冲突,不同利益群体在同一问题上往往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日常的改革发展中,许多具体措施也会直接影响到各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医患双方利益关系调整,教育体制改革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利益关系调整,征用土地涉及农民利益,城市拆迁涉及居民利益,企业改革涉及职工利益,工程建设和工商业经营涉及农民工利益,等等,不一而足。处理利益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事关全局的大事。
这些利益关系上的矛盾,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关系党的根本宗旨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关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凝聚全体人民力量。这些利益关系总体上都属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矛盾。解决这种矛盾不可能像革命时期处理敌对阶级利益冲突那样,采用一方战胜、压倒甚至消灭另一方的方式。这些空前复杂的利益关系,也使我们党以往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适应这种新情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能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6页。】必须要看到,不同方面、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有这样那样的具体利益,对这些不同甚至可能彼此矛盾的利益,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简单地支持或反对某一方,而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33页。】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更加精心、更加扎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胡锦涛明确要求:“自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积极引导,形成合力,使全社会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48页。】为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要求,强调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64页。】总之,要善于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复杂的利益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形成并维护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进一步发展,使各方面利益在更高的基础上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实现。
在领导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除上述发展方面和利益方面的矛盾外,在工作关系中也存在大量矛盾。如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地方与部门的关系,等等。这样一些关系从来就存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这些关系,往往不是简单地判断谁是谁非,发一道命令就能做到的,也要统筹兼顾。
2005年10月11日,胡锦涛对如何处理好实践中大量遇到的这种复杂矛盾关系提出了总的要求。他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全面把握和妥善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105页。】这个要求,实际上就是统筹兼顾。
在处理新形势下大量复杂矛盾的实践中,党中央对统筹兼顾的认识在十七大上出现了一个飞跃,明确把统筹兼顾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指出:“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0页。】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不同的矛盾,需要根据各种矛盾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不同方法。之所以说是根本方法,是因为统筹兼顾是建立在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量矛盾根本性质及其基本特点准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成为处理大量实际矛盾所要采取的各种不同具体方法必须遵循的方法论总原则。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统筹兼顾不是简单地摆平各种关系,而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0页。】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时,进一步透彻地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我们党要解决发展中面对的一系列世所罕见的矛盾和困难,“就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08页。】
构成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四个要素,是一个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前提条件,又规定着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这个核心就不会出现“为了发展丢了人民”的情况;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发展中实现,也是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统筹兼顾反映着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方法。总之,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体现着党的基本路线,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体现着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反映的是发展的基本规律,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作者武边,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北京10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