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台湾及两岸合作交流
“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保障
发布时间: 2013-08-20    作者:刘红    来源:现代台湾研究 2013-08-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九二共识”作为60多年来海峡两岸形成的唯一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共识,在两岸交往与交流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在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时,在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和“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列入,表明“九二共识”在未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功能。
  一、“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两岸能够达成“九二共识”,并非偶然,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大陆的积极推动下,在台湾当局的呼应下,两岸开始打破坚冰、交流交往,经贸、文化、教育、艺术、新闻、宗教和人员交流等全面展开。以经贸和人员交流为例,台商投资大陆情况:投资项目由1987年前的437个增加6430个;合同资金从6亿增加到55.43亿美元;到位资金从0.2亿增加到10.52亿美元。两岸经贸情况:从1979年的7000万增加到74亿美元。人员交流情况:从1987年的3万增加到每年超过100万人次。尤其是文化和社会领域的交流,大部分已从单向交流开始转入双向阶段。发展如此快的两岸交流,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要确定两岸矛盾的性质和两岸关系的现状论述。30多年来是两岸军事对峙、互不往来,政治上争“法统”、对外争代表权,这一矛盾性质和特点非常明确。现在交流交往开始,两岸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解决,必须完成两岸关系和两岸交流的政治定位,有必要把两岸关系和两岸交流定位于两岸特殊事务。在考虑这一政治定位时,必须考虑到两点,因为是政治对立,不是领土的再造和主权的重建,因此必须定位于一个国家的特殊事务;因为是暂时分离,政治矛盾没有解决,政治对立没有结束,所以存在两种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多政治、文化、经济、观念“差异”,因此必须要为各自的政治定位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
  二是解决两岸交流中问题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因为,交流越来越多,当然矛盾和问题、甚至违法的事情也在增加。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由谁来解决、解决的渠道是什么,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出现和遇到的问题,本质上是公权力的行使问题。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出现的关于程序、利益、权益保障、违法查处等问题,并非难事。只要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大局,在处理过程和结果上,大陆可以满足台湾同胞和台湾方面的要求。难的是在“主权互不承认”的情况下,“治权互不否认”受到“法统”和“正统”的限制,所以按照什么样的政治原则来进行很重要。有必要在交流交往开始后,两岸能够达成政治共识。
  三是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历经近40年隔绝的两岸关系,发展如此快,发展是为了按照“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完成和平统一,也就是说在确保这一正确的方向,而且通过政治共识的方式确立下来。对此,就要反对“台独”。两岸交流开始后,“台独”已经在岛内外合流,开始合法地在台湾政治舞台上活动。包括李登辉本人,也是从蒋经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上不断倒退,到1992年间,已经提出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主权在民”论、阶段性的“两个中国”等分裂概念。在两岸交流大势下,需要两岸在交流发展之初,达成必要的政治原则,形成遏制“台独”的政治、理论和政策基础。也就是用什么原则来反对“台独”。
  四是大陆的对台政策、政治原则需要完成与台湾方面的连结。到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已经制订了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对台方针政策。尽管两岸完成和平统一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但是在一个中国、交流交往、实现“三通”等方面两岸有着共同点。最为关键的一个中国原则,台湾社会和同胞40年来坚持的“一个中国认同”,当时的执政集团也通过“国统会”、“国统纲领”和1992年8月1日通过的关于一个中国定义的表述,体现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样,两岸的一个中国立场需要通过两岸形成的政治共识,完成必要的连结,成为两岸交流和政治互信的基础。
  作为政治原则和政治共识,必须具备几个要点。
  一是必须强调一个中国,这是关键,也有可行性。因为大陆一直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方面基本坚持“宪法一中”,实质和形式都有一个中国的内涵。只是各自强调“法统立场”,对于一个中国原则,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争议。
  二是如何面对争议。在政治对立下,因为“法统之争”,大陆不赞成台湾的“中华民国国号”,台湾方面也不愿意接受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和形势还不成熟。最好的办法是,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不进行讨论,也就是可以搁置争议。
  三是如何表述。在存在争议和搁置争议情况下,如何表述非常关键。在两岸两种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中,两岸共同或一致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在政治对立没有解决、两岸政治关系没有作出安排前无法做到。因此,在13种方案的基础上,两岸两会同意用口头方式,各自表述一个中国。
  四是需要两岸接受。作为政治共识,必须有双方同意和接受,否则无法成为两岸共识,更无法成为两岸交流、协商和推进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正是在上述背景和需要下完成的,把两岸各自的政治底线巧妙地进行连结,完成了两岸关系矛盾性质的定性,为两岸关系的发展确立了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
  二、两岸共同维护“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20年来,一方面是一些政治势力故意模糊“九二共识”的内涵和要点,一方面两岸能够共同维护“九二共识”,充分了发挥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作用。
  一是共同维护“九二共识”。两岸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形成后,8年后被定名为“九二共识”。在民进党执政期间,陈水扁当局在推行“一边一国论”的同时,极力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在2000年6月26日,陈水扁在记者会上接受“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当天晚上被时任“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否定。自此以后,否认“九二共识”成为民进党方面的基本政治立场和大陆政策的基调,或者说成为民进党“台独”主张的具体化。否认“九二共识”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声称没有“九二共识”;一种是说有“九二精神”,没有“九二共识”;一种是“九二共识”是历史框架,是禁不起民意的检验。对于“台独”势力否认“九二共识”的图谋,两岸能够互相响应,一边强调“九二共识”的存在,一边把“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二是充分肯定“九二共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特殊功能。“九二共识”之所以达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对于“九二共识”,两岸都强调搁置争议、两种政治体制中“九二共识”的合法性合理性。对“各自表述”的出现,目前有几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各自表述”的形式,怀疑和淡化“九二共识”的“共同谋求统一”和“一个中国”的内容和立场;一种是用台湾表述来反对大陆的表述,似乎给人以大陆如果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在违背“各自表述”的精神;一种是只表述为“中华民国”。“九二共识”是“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在两岸关系中强调一个中国的具体内涵。两岸都认为,在两岸政治对立状态下,“搁置争议和求同存异”是较为务实的做法,要看到“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在现阶段的现实意义。
  三是共同确定关于“九二共识”的要义。无论是形成过程中,还是从文字函件往来中,可以确定“九二共识”的要义有,一是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方面“国家统一委员会”在1992年8月1日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结论,有台湾当局的“宪法一中”;二是两岸共同“追求国家统一”,这是根本目的和任务;三是在谋求国家统一过程中,也就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各项交流过程中,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四是对于一个中国涵义认知有不同,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的不同认知,搁置起来;五是口头方式,各自表述。在当前的两岸交往与交流中,两岸都把“九二共识”作为政治互信与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都能维持“九二共识”的要义和要点。
  四是共同认为“九二共识”清晰、明确。两岸都有人认为,“九二共识”关于“一中”立场是“模糊表述”。对此,有人说“模糊表述”是为了对付“台独”阵营对于泛蓝军坚持“九二共识”的指责和攻击;有人说“模糊表述”的“九二共识”并非是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而是指“中华民国”;有人说“九二共识”关于一个中国原则是“模糊的”,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解释。对此,两岸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在两会商谈机制中,在协商和签署18项协议中,都认为“九二共识”无论是文字、形式、内容、原则、立场和功能,都十分清楚。
  五是关于一个中国的表述种种。在此罗列一下,可能有益于大家的思考。如“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更要说明台湾是什么样的一部分”?“说两岸属于中国,更要说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如“一中原则”,对“一中”有共识,但对于“原则”双方有区别;如“一中各表”,对“一中”有共识,但对于“各表”双方有区别;如“一国两区”,对“两区”有共识,但对于“一国”双方有区别;如“两岸同属一中”,对“两岸、同属”有共识,对“一中”有区别;如“一中框架”,对“框架”有共识,对“一中”双方有区别;如“中华台北”,在国际场合有共识,在两岸关系上有区别;如“一国两府”,对于“一国”和“两府”双方都无共识;如“国号”,有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三种;如中央政府权力,有“主权”和“治权”两种;如涉及“治权”的,有大陆和台湾、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待统一地区、老大和老二等四种;如同一“名分”使用场合,有两岸、岛内和国际三种;如同一“政治名分”针对对象的,有泛蓝军、泛绿军、台湾的、大陆的、国际的、两岸的;如“一个中国”内涵的,有地理的、民族的、血缘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多种;如此复杂的情况,为古今所少有。只能按照“九二共识”才能逐渐统一上述立场。上述不同认识,应该回归“九二共识”的本义。“九二共识”本身不存在各自表述问题,不存在模糊的问题。
  三、“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政治基础
  20年来的两岸关系和两岸交流、8年的反“台独执政”的经历、5年的和平发展成果,都证明了“九二共识”的特殊的作用。“九二共识”开启了两岸交流和两会协商的新阶段,成为反对“台独”的思想和政治武器,成为两岸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的政治动力,成为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九二共识”形成20年之际,有必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九二共识”成为中共十八大对台论述的基本思想。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指导纲领的十八大对台论述,首次将“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列入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体系,首次将坚持“九二共识”以及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写入政治报告中,表明“九二共识”在未来推进两岸关系互动中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是“九二共识”在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九二共识”是和平发展阶段的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祖国统一过程分为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两个阶段,或者说是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和平发展阶段是为和平统一阶段创造条件。一个中国原则也是如此,是指导和平发展阶段工作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初级论述。通过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和平统一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到了台湾主流民意支持两岸统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一个中国则成为共同表述。
  三是台湾民意对于“九二共识”的认识,刚处于初级阶段。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发展,对台湾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积极的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在台湾逐渐深入人心,激进“台独”势力受到明显削弱,“法理台独”主张逐步丧失市场,自李登辉掌权以来岛内愈演愈烈的分离倾向得到遏制。在2012年“1·14选举”中第一次成为竞选主张,发挥正面交流效果。就如马英九所说,“九二共识”20年后,会在他选举连任的时候,成为蓝绿选举攻防、选举胜败的关键,当时绝对想不到。这种转变刚刚开始,千万不能因为调整和改变“九二共识”又中止这一认识的深化。
  四是国际间在观察台湾民意和两岸关系时,已经认识到“九二共识”的作用。国际间对于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格局”的认识,主要有三次,一次是李登辉访美、大陆发起反“台独”反分裂斗争;一次是“台独执政”8年间、大陆把“九二共识”定位判断陈水扁当局大陆政策的政治标准;一次是和平发展阶段,正面、全面、集中展现了“九二共识”的作用。因此,两岸更要坚持“九二共识”。
  五是“九二共识”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20年来,“九二共识”只是发挥其对两岸交流的政治保障作用、两岸商谈的政治互信作用与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作用。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强调,两岸要为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创造条件。这些“希望两岸共同努力”的项目,是两岸关系迈入“深水区”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推进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特别是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包括两岸经济、文教、人员往来等各个领域的机制化、法制化进程,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机制。“九二共识”作为推进和完成上述工作的政治基础,其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1.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现状难以为继
    2. 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共创两岸美好未来
    3. 坚持“九二共识” 推进和平发展
    4. 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和平发展
    5. “九二共识”与大陆对台政策之关系述论
    6. 王毅等对台官员学者解读新变化 "九二共识"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7. “九二共识”的生命力
    8. 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写在“九二共识”20周年之际
    9. 亲历者:明明白白的“九二共识”
    10. 国台办:两岸和平发展是正确道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