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洋节” 重建民族节日情感
记者:有一段时间,人们热衷“洋节”,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也许未必对“洋节”有很清楚的了解,仿佛这是一种“时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觉得自己是落后于潮流。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它对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将会产生哪些冲击?
刘魁立: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好像被大家遗忘了,甚至有一段时间遭到贬斥。这期间外国文化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些国家的强势经济使他们的文化也变得强势起来。强势的文化,会成为一种时尚,被许多人所追逐,追逐久了,就会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当然,在看待“洋节”时,我们不是要贬斥“洋节”或者另眼看待过“洋节”的人,而是强调我们应特别尊重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我们自己民族传统节日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的庆祝活动,都不甚了解。更为可惜的是,人们对这些节日的情感也渐渐淡漠了。
实际上,我们的节日和“洋节”比起来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情趣。为了让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更好的功能,需要我们以更为虔敬的态度、更为真挚的情感来善待民族传统节日,欢度民族传统节日。我们需要恢复、重建对待民族传统节日的虔敬情感。
记者:那您觉得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与“洋节”有哪些不同之处?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不是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标志?
刘魁立: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历史积淀下来的群体性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些节日在一年的周期中严整分布,循环往替,形成一套体系,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多姿。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春节的梅花、水仙,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菖蒲、艾蒿,中秋的丹桂,重阳的菊花……)、食物符号方面(春节的饺子、年糕,上元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以及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不同节日里还伴随着各自特有的色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诸多竞技、游艺项目(旱船、秧歌、龙灯、高跷、拔河、划龙舟……)。严整的体系,丰富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多姿多彩特色,使得具有悠久历史而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节日历久而常新,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是广大民众心中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欢乐之歌。
出生在同一个地方,操同一种方言,我们就彼此认同为“同乡”,就多了一层亲近感。具有相同的民族成分、相同的国籍、相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彼此认同为“同胞”。特别是在异文化的环境中,同胞之间就会有强烈的亲近感、认同感。作为中华民族的子民,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看见红颜色,我们想到喜庆;听到锣鼓声,我们就激昂振奋;中秋时节,举头望月,就会在内心里油然升起对亲人和故土的拳拳思念。这些情感是其他民族的人们所没有的。这里包含着我们群体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民族认同的标志,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民族传统节日尤其具有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其他民族看来,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唐人街,每逢佳节,侨胞们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体现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时节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就会鲜明地显现出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