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人物资料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模范
朝北战场上的战斗故事
发布时间: 2010-07-22    作者:王健华    来源:人民日报 1950-12-03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共产军万岁”

  十月二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某团之一部,在云山地区向龟头洞之敌李承晚军第六师发起攻击,当夜胜利解决战斗,光汽车就缴了六十多辆。

  但是溃敌四散藏入乱山之中,山高林密,语言不通,难以捕捉。

  次日拂晓,我军发起搜山。该团五连把一个山沟团团围住,把轻重火器运动到两面山头上,向着那些散兵猛烈扫射,把敌人压到沟里边去了。战斗组长龚绍只同志带领着两个组员,顺着沟口往里搜索,迎面发现几十个敌人,探头探脑地正在企图从沟口向外逃窜,他立即扔出一个手榴弹,一个敌人应声而倒,里面许多敌人,吓得一齐高喊:“共产军万岁!”可就是迟迟地不肯缴枪。

  这时在沟口上,我们捉住敌人的一个营长,那家伙吓得哆哆嗦嗦地连忙把两只怀表一把钞票,奉到指导员梁延友同志的手里,说着不生不熟的中国话,请求饶命。梁指导员马上把表和钞票还给他说:“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我们宽待俘虏,只要缴了枪就不杀害,我们只要你们的武器,不要你们私人的财物,也不侮辱你们的人格。”接着命令他赶快到沟口上去招呼散兵投降。他被感动得很,用惊奇的眼光看了看梁指导员,就跑到沟口站在高处用朝鲜话高喊起来:“兄弟们赶快缴枪吧,这是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缴枪不杀啊!不但不杀俘虏,我把表和钞票送给他们,也不要我的,赶快缴枪吧!”被围在山沟里的七十多个李承晚匪军,就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当着勇士们押着这群俘虏,往回里走时,几个会中国话的敌兵,还不断地发问:“你们到底是不是不杀?”同志们和蔼地回答他:“我们是不杀俘虏的,你们受了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的欺骗压迫,才来打仗,以后懂得道理了,就不再替他们卖命打自己的兄弟了。”这几句话,很快地就被他们传给那些不懂中国话的俘虏了。

  四、“叫我回国开刀我可不干”

  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某部九连四班副班长李洪生同志,在十一月六号,坪洞战斗中,左眼、右耳后、两只手共负伤六处。团卫生队把他送到师的休养所去治疗。

  不到一个礼拜,李洪生就沉不住气了,他一再跑到医生那里,要求归队。医生见他的伤口没有好,不允许他出院。好好地对他说:“你别着急,你耳朵后面头部的这块炮弹皮还没有取出来,一碰着就痛得昏过去,如果化了脓更不好治,还是送你回国去开刀,取出这块炮弹皮来,再归队吧。”他听了着急得什么似的连忙说:“一开刀就好的慢,不能马上参加战斗了,我很怕脱离战斗,叫我回国开刀我可不干。”师的休养所留不住他,只好送他回团。

  李洪生回到团里,团首长要留他再休养几天,但都被他拒绝了,他一回到部队里,大家都很热情地围住了他,看看他的伤口,问长问短,都说:“你该多休养几天再回来啊!”他说:“这次战斗咱连伤亡比较大,我再休养心里过不去,赶快回来好给连长指导员和同志们报仇。”

  副指导员苏连富同志,听他谈了要求出院的情形以后,笑着向他道:“你多休养几天不好吗?怎么这样急着归队呢?”他说:“我自从来到朝鲜以后,看他朝鲜国又小,山又大,并不富。就知道美帝国主义,光为朝鲜决不打这个仗,他明明是为了侵略咱中国。幸亏咱们来了,若晚来一步,美国鬼子打到鸭绿江边,把炮一支打到咱中国去,还不是和在朝鲜一样,到处杀人,一烧一个庄子么。那时咱中国可就苦了。我这眼睛看东西还是模模糊糊的,我一只眼睛也要拚命保卫咱们的祖国。”

  旁边一个来九连检查工作的同志插嘴道:“听你的口音像是东北人吧!”李洪生同志说:“你猜对了,我是东北人。我小时候给地主干了七年活,土改后分得了房子,又分得了四垧地、两匹马、一头牛、现在家里过的满好的,我志愿来朝鲜打美国,帮助朝鲜人民求解放,也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我们得到的胜利果实。”

    1. 我志愿部队与朝鲜人民 互相热爱亲如兄弟
    2. 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意义
    3. 在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参加下 朝人民军获重要胜利
    4. 朝人民军与我志愿部队发动反攻
    5. 重获解放的朝鲜人民热烈欢迎我志愿部队
    6.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陆战装备运用的基本经验
    7. 抗美援朝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造
    8. 抗美援朝:正义之战、扬威之战、固基之战
    9. 论抗美援朝运动中妇女组织的社会动员
    10. 抗美援朝的意义不容低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