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战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韩军队的大口径炮弹以每秒钟6发的速度突然落在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上,凶猛的炮击炸断了上甘岭通往后方的所有电话线,24岁的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拎起线拐冲了出去。新拉的电话线连续4次被炸断,他迅速接上又前进,快到537.7高地北山上的1连时,炮弹的弹片打断了他的右腿。
担架员看见他拖着断腿消失在漫天的炮火中。电话通了!只通了3分钟!
指挥所抓住这宝贵的3分钟,一口气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下午13时,另一名电话兵在弹坑里发现了牺牲的牛保才,他右手捏着剥去胶皮的铜线,另一个线头咬在嘴里。他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躯体,用生命接通了3分钟的电话。志愿军总部为牛保才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伤员南树德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冲上阵地的韩军架起机枪向他们扫射,猛烈的射击声震醒了一个5处负伤昏迷的战士,他浑身是血地站起来,一声大吼扑向机枪,另外10多个敌人却从另一侧扑过来。那位战士从地上抓起3颗手榴弹,拉开了弦……
这个战士名叫孙子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他是上甘岭战役中以身殉国,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有38位!孙子明是他们中的第一个。而在这38位有名字的英雄背后,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那个阵地活下来的只有南树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见证,孙子明也将是众多无名英雄中的一个。第15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就在第一天,在上甘岭上打出7位战斗英雄,以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英雄涌现。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4.5万人的第15军打出各级战斗英雄12383人,占全军总人数的27.5%。
那真是一场英雄之战!
黄继光的战友们
10月19日夜,是黄继光牺牲的夜晚。我军向上甘岭发起反击,537.7高地北山仅用20分钟就被攻取。战斗的焦点转移到597.9高地。
当晚守在597.9高地上的是绰号“水牛”的美军第7师17团,美军唯一曾打到鸭绿江边的部队。和轻装上阵的中国军人相比,他们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纪念馆还收藏着当年在上甘岭缴获的美军防弹衣。这种T52型防弹衣由12层防弹尼龙制成,是当时最新型的高科技装备,刚刚发到前线,进攻上甘岭的美军人手一件。
战斗打响后,8连从主坑道里杀了出来,一口气攻下1号阵地,在向9号阵地冲击的路上,被阵地东侧的美军地堡拦住去路。两次组织爆破均未得手,3处挂彩的机枪手赖发均抓起手雷冲了上去。运动途中,他被子弹击中,仍带伤扔出手雷,把地堡掀掉一个角。残存的美军用机枪向他扫射,他再次负伤。连长李宝成看着他趴在坡上歇了片刻,似乎在积攒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然后,他伤残的躯体猛然爆发,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美军把主峰阵地巨型岩石下掏空,修筑起一座大地堡,凶猛的机枪火力压住了进攻部队。已经连续炸毁两个地堡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拿起爆破筒冲向地堡,半路上被美军的炮弹炸断了左腿。龙世昌顽强地爬上去,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孔,里面的美军把爆破筒推出来,他一把抓住又塞进去,敌人又拼命推出来,断了一条腿的龙世昌眼看不支,毅然用胸膛紧紧抵住爆破筒……
后来,电影《上甘岭》再现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影片里的英雄形象融汇了黄继光和龙世昌两个人的身影。
实际上,黄继光的英雄形象也凝聚着无数战友的忠诚和勇敢。黄继光牺牲时,刚刚被任命为6班班长。他牺牲10天后,新任班长吕慕祥再次带领6班冲向597.9高地主峰。途中被敌人火力点阻挡,身上4处负伤的吕慕祥冲上前去,当快要接近地堡时,他再次负伤倒地。吕慕祥顽强地爬向地堡,重伤的手臂抡不起一公斤重的手雷,他同样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这就是黄继光精神,是中国军人传承不息的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