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19-10-12    作者:张琦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4-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宏观经济思想完成了从"综合平衡"到"宏观调控"范式的转换,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治理三次经济过热的实践。1993年到1997年,中国宏观调控的思想基本形成,并成功运用于经济"软着陆"。1998年到2012年,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充分展现,突出表现为应对两次外部经济冲击。2013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宏观调控的新亮点。中国的"宏观调控"这一概念,在内涵上远大于宏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管理政策"。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也都被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当中,这是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最典型的特征。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有利的一面在于,当面临外部冲击时,政府可以动用一切能够动用的政策工具,将外部冲击导致的总需求下滑迅速调整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甚至超过潜在增长率水平;不利的一面在于,以牺牲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长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新的亮点。  

  全文见附件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_张琦.pdf
  1. 周进 龚云: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3.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制度逻辑与治理思维
  4.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模式
  5. 孙代尧:从世界历史视野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
  6.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
  7. 路径与特征: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期刊业发展回望
  8. 中国文化扶贫四十年:从专项扶贫到精准文化扶贫
  9. 改革开放经验的初步总结和历史价值
  10.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思想的变迁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