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回顾与思考: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60年
发布时间: 2010-03-18    作者:郑 言    来源:《政治学研究》 2010-03-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文化日益繁荣,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民主建设进程加快,法治更加完备的局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回顾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新中国所取得的进步是全方位、多领域的,也是一个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在一定时期还出现过曲折,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开放启始为界,可划分为人们常说的前30年和后30年,前后30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创奠基、奋斗创业阶段(1949年10月—1956年)。这一阶段,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政治的性质和面貌,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势力,进行了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建立了军管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私有制,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经过整党整风和开展“三反”运动,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创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及确立了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与此同时,启动了以宪法为主体的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成立了国务院,创立的新的政治体系逐步完善;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依据《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章程》就有关国家政治组织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事项进行协商;从根本上确立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政策,并使民族区域自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在国营企业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以及充分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和各界民主人士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实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外关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和政策,显示了新中国的重要作用,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一阶段可谓一路凯歌,为今后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探索中的曲折发展阶段(1956年—1966年5月)。这个阶段充分体现出了探索性的特点。1955年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明确提出必须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论述了中央与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党与非党、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一系列政治社会生活中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八大,提出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统一和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等几个方面的要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同时真正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了在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行为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针对党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与此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进一步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积极探索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主要是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严重化,党和国家民主生活出现不正常现象,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

  第三个阶段,严重挫折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将以“阶级斗争为纲”推向了极端,是一场对党和国家政治形势做出错误估计的情况下,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为出发点的持续十年之久的运动,给国家政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灾难,基本破坏了新中国建立起来的政治体系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制度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削弱了党的领导和组织纪律,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派性斗争严重,个人崇拜狂热,全国陷入一片混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甚至打断了新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幸好经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制度得以运行,国家的本质未出现质的变化。此外,外交工作在困境中谋发展,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但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且与许多国家建立了邦交关系。

    1. 论毛泽东时代的政治建设:开创、奠基和探索
    2. 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述评
    3. 谢春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向前推进
    4. 新中国61年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经验
    5.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
    6. “创先争优”与有机政治建设
    7. 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文化建设
    8. 中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资源的重构与整合
    9. 社会建设如何定位
    10. 社会建设目标及相关措施探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