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城乡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河北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河北省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以对标行动为重点,瞄准产业制高点,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跨越;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努力改善民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长期以来,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大城市规模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城镇现代化水平低的特征非常突出。城镇通过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是优化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创造财富的主要载体。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才能统筹城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从河北实际出发,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 河北立足省情,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建设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的承载力,提高了城镇的消费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以加快新民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河北的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一直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尽管有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太弱,仅有34.9%的比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河北面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是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在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具有河北特色的旅游业、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工业聚集区和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河北向我国北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迈进。三是进一步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打造环京津生态产业带、旅游休闲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中等城市带,与京津形成同城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建设,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沿海城市带,加快河北沿海地区的崛起,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第三极的带动作用提供强大动力。
制度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实施强制性的制度约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手段。针对产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的现状,河北下大力气改变“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以“双三十(30个县市、30个大企业)”强制性考核为抓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不仅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促进了新技术的运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标”行动,瞄准先进目标,在战略思维和具体实践层面,突出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真正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优化发展环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成果体现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
(作者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