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经济特区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8-25    作者:蔡永生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25
  字体:(     ) 关闭窗口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经济特区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经济特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实现成功发展的,它的成功发展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经济特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实现成功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如何坚持正确方向、如何保证顺利推进、如何选择科学模式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正是在这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经济特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经济特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打破了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封闭状态,对社会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列,其新观念、新举措更是引人瞩目,曾经有人对经济特区改革创新的性质产生疑惑。因此,如何保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经济特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这就在一开始明确规定了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性质。1992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30年来,经济特区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做到姓‘社’不姓‘资’,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明确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经济特区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经济特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关于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的论述,指明了经济特区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先行者,在体制机制、发展速度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区别,这对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30年来,经济特区的各级党组织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积极适应、科学应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为经济特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经济特区要坚持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思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些重要思想既强调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30年来,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经济特区走过了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强调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到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初步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其中就包含着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探索实践。30年来,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经济特区所进行的许多超前探索和大胆实践,特别是率先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率先进行各方面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

  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由实践来验证。30年来,经济特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巨大的发展成就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推动全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事实证明,经济特区发展愈有成就,改革开放愈是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愈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还需要解决许多新问题、应对许多新挑战,比如,进一步明确“特”在哪里,争创新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探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其他地区作出表率;进一步发挥对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济特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新的探索,而经济特区的新探索又必然会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蔡永生)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3. 在推动大众化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格特征论略
    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 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
    8. 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
    9. 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
    10.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