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回良玉考察时强调: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5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回良玉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毫不松懈地抓好秋季农业生产

  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秋粮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正值秋收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8月31日至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辽宁、吉林、黑龙江考察指导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决策部署,在夏粮和早稻已获丰收、秋粮作物长势喜人的良好基础上,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秋粮生产,进一步落实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抓好秋收作物田间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技术指导,严密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风险,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实现全年粮食和农业发展目标,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入秋后的东北大地,稻菽堆浪、瓜果飘香,到处呈现丰收景象。回良玉来到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街道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红菱街道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仔细察看作物长势,详细询问种植品种、密度和主推技术,对他们在播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草害等环节的做法表示赞赏,要求认真总结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切实带动面上粮食生产发展。在吉林省长春市所辖的九台市龙嘉镇和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回良玉深入田间地头,向开展玉米和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的农业科技人员了解新技术集成配套情况、收割前还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鼓励他们继续做好对农民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今年单产创新高。回良玉非常关心农垦改革发展,他来到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所辖的兴凯湖、八五六、八五七和八五0农场,实地察看水稻玉米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田、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合作社、农场小城镇建设,对近年来垦区取得的发展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希望黑龙江农垦进一步发挥在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骨干作用、在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在促进地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回良玉沿途对辽宁、吉林、黑龙江粮食生产和“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农业生产形势、农产品市场行情、农民增收势头都好于预期。要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今后几个月的各项工作。一要加强秋收作物田间管理,严密防范干旱、早霜、寒露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要针对前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可能造成一些地区作物贪青晚熟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作物正常成熟,避免早霜冻的危害。二要做好秋粮收割晾晒和收购入库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推进水稻收割机械化,加快研究解决玉米机收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好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三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细化实化建设任务和举措,搞好规划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受旱严重的西南地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四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战略举措来抓,认真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等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要加强农业农村形势分析研究,全面安排好秋冬各项任务,及早谋划明年“三农”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重大举措,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1. 《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研究
    2.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再评价
    3. 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4.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
    6.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7. 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
    8. 农业女性化:影响及前景
    9. 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两个问题
    10. 农业——固本强基 推动西部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