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
——从新世纪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看“三农”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50多岁的汪海山看着眼前被白雪覆盖的黑土地,神情有些黯然。
“今年春天起码比往年晚到了半个月。”这位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辽宁省抚顺县邱家村农民说,“但愿今年的天气不会影响玉米下种。”
让汪海山感到安慰的是,这场雪后不到一个星期,国务院就针对今年农业灾害多发重发的形势,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4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经确定的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农业是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基础支撑。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这些措施,对于实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在连续六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形势不逆转,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提供有力支撑,意义重大。
突出重中之重,强化农业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2004年以来中央发布的第七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基本要求、基本方略到基本判断,从基本方针到基本任务,七个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化作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安排。
七个中央一号文件贯穿一个主题: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回顾历史,1978年发端于农村的改革开放大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新阶段。但几乎同一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车”从农村带走大量资源:土地、资金、劳动力……粮食生产出现徘徊、农民增收陷入困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量事实一再表明,农业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在这个关键时刻,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广袤的田野带来了春的信息,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们注意到,“最繁重”“最艰巨”“重中之重”这些词语,预示着我们党对“三农”工作认识的新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百废待兴,农业和工业在“一五计划”中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部门”。后来,我们长期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原则。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中之重”把“三农”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正是在“重中之重”这一基本要求的指导下,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中央一号文件在时隔18年后重新锁定“三农”,拉开了新时期重农、强农、惠农宏伟篇章的序幕。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手减免农业税收、一手直接补贴农民等措施,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增产粮食775亿斤,成为我国历史上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记忆犹新。
方位决定方略。“重中之重”的基本定位,成为新时期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根本指针。从这里,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开启了历史性的新航程——
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历史壮举。史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征收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随着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终于在2006年画上了句号。
这是一个由“取”向“予”的伟大转折。短短几年间,从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财政的灿烂阳光开始普照农民的生产生活。
这是一个增强活力的生动实践。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到农村税费改革,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添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三农”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历史少有的好局面。
——粮食生产多年来“两增一减”或“两增一平”的规律被打破,到2009年已实现连续6年增产。
——6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7.7%以上,绝对额将近翻一番。
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把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一以贯之的主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过去的6年,是我国农民得实惠最多、农业农村发展最顺利、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最和谐的时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