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抛弃对美幻想 中国沉着前行
发布时间: 2010-02-21    作者:环球时报社评    来源:《环球时报》 2010-0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奥巴马见达赖再次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深刻矛盾:既需要推进对华关系,又意欲遏制或防范中国的发展。现实告诉我们,未来无论中美关系的光谱会呈现怎样的变化,我们都不应该对华盛顿抱有太多理想主义的幻想。

  达赖是一个国家分裂主义者,且铁证如山,但这在华盛顿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达赖这张牌,华盛顿优先考虑的是,打不打,怎样或何时打,才能满足试图遏制中国的那部分人的政治需要,才能充分实现其对华两手的战略目的。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这一深刻矛盾,是美国外交中典型的权力现实主义的一个产物。其核心是以本国利益至上,以实力为基础,以确保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为目的。

  30多年来,尽管中美权力结构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中国实力不断提升的微妙态势变化,中美关系向各个层面的推进,以及这一关系对全球影响的不断加大,决定了奥巴马已经处于一个多少有些尴尬的境地———他可以见达赖,却又担心过分激怒中国,因此在地点、时间和形式上不得不煞费心机。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华盛顿都会处于这样的矛盾中:一面不得不按照国内政治的逻辑出牌,一面又担心过分得罪中国,导致双边关系大倒退。

  事实上,只要中国的实力保持上升的态势,在台海、达赖、人权、人民币汇率、气候变化、贸易等诸多问题上,这种悖论式的、摇摆式的矛盾现象就会越来越明显。

  尽管未来中美关系将不得不带着这样的矛盾前行,但这些矛盾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将会随着双方实力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发展,就像过去30年来中国的发展所证实的那样,华盛顿这种矛盾的对华政策的运作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很多现实的问题将逼着华盛顿必须做出抉择。

  过去30年,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出现过不少狂风恶浪。在风浪突起的时候,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发展越是顺利,中美关系越是能够在更多的层面上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影响美国的砝码也就会越多。

    1. 美国侨报:奥巴马见达赖“得不偿失”
    2. 奥巴马见达赖能捞到啥好处
    3. 中美城市外交的历史发展与内在逻辑
    4.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5. 中美关系的历史不容歪曲
    6. 王巧荣:中美竞争加深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7.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8. 新时期大国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9. 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
    10. 美国台海巡防政策调整与中美关系解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