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间的非良性互动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受阻
发布时间: 2012-02-22    作者:王凤梅等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11-09-22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1949至1978年,国家权力对农村的调控是通过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这一模式来完成的。在此期间,为促使既定工业化战略尽快实现,国家给农村基层干部施加过重压力,甚至采取一些不适当方式,对之进行调整和控制。对上级交代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一般是积极响应的,与农民的特殊关系,又使他们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与农民站在一起,对一些难以实现或对农民不利的上级指令存有抵触情绪,在执行时阳奉阴违。过高的统购指标迫使基层干部对农民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公社制度下的分配制度又使其与农民产生直接利益冲突,这迫使农民在基本顺从干部管理情况下,又以"反行为"来表达其显性或隐形对抗。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间的这种非良性互动致使农村社会矛盾激化,也是农村现代化进程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文见附件

  1. 国家_农村基层干部_农民间的非良性互动与农_省略_阻_以1949年至1978年间.pdf
  1. 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
  2.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政治意识的构建
  3. 农民迁徙自由权变迁研究(1949-1978)
  4. 农民迁徙自由权变迁研究(1949~1978)
  5.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利益满足分析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财产保护制度的嬗变
  7. 新中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探索(1949—1957)
  8. 王爱云:1978~198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
  9.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影响因素
  10. 建国以来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