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平衡生产力布局、加强内地建设、巩固国防”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该战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大转移,平衡发展战略存在的严重缺陷开始暴露,这种通过抑制沿海地区来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战略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追求的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并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平衡发展战略必然会被非均衡发展战略所替代。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为研究时限,重点分析了平衡发展战略向1981-1985年期间实施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1986-1992年期间实施的三大地带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总结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客观评价了该战略的影响效应。
一、战略转变原因的历史考察
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和主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经济发展方针的转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也为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向“提高经济效益”转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过去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进发展道路开始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道路。1981年11月30日到12月13日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了转变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问题。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认为“这十条经济建设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具体体现,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我们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1]“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根本目标的提出,直接导致了国家投资和发展重点向经济效益较好的沿海地区倾斜,改变了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2、经济体制改革新要求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2]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区域平衡布局战略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中央及各专业部门的权利有所削弱,而地方的地位和作用则逐步加强。因此,过去那种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生产力平衡布局战略必然会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取代。
3、全党工作着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共产党追求的首要目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处理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过分追求国民经济的空间均衡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的指导思想指引下,片面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偏离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正确轨道,导致了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区域之间缺乏横向联系,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更严重的是忽视了沿海老工业基地生产力的充分利用,使内地建设失去有力支持,也延缓了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教训时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3]P14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通过对过去30年经济建设教训的认真反思,确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P1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片面追求生产力平衡发展,必然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确立发展生产力在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有利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优化。
4、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总结历史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5]P840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P2-3
这种从实际出发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只有打破均衡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考虑和承认各地区的特点和差别,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民经济整体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