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9月9日报道法新社文章,原题:中国“奇迹”深圳纪念改革30周年
资料图片:深圳特区
周一,中国开始纪念深圳改革30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这个南方出口中心是“奇迹”。深圳的改革为中国经济复兴提供了蓝图。
胡锦涛访问这座与香港接壤的南方城市时说:“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国家电视台报道,他还表示:“中央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深圳曾是一个僻远冷清的渔村,它被普遍视为中国转变成一个势不可挡的世界经济、贸易巨人的摇篮。
依照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发起的改革,深圳于1980年被指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可接受来自外国的投资。为吸引海外投资者,深圳提供低税率优惠及简化官方程序。这里的工厂员工来自中国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它确立了该国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
改革激发了高速增长。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过去30年来,深圳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25.8%。相比之下,整个国家的增长率约为9.8%。该市人口也急剧膨胀,如今已接近900万人,其中许多都属于中国的农民工大军。今年,当局将深圳特区的面积从之前的396平方公里扩大至近2000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卢森堡整个国家的面积。
深圳地处中国出口型经济的核心珠江三角洲,这里的最低工资为每月1100元人民币,属于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相比之下,中部省份河南的最低工资仅600元。许多高科技公司落户深圳,比如台湾IT巨头富士康公司。中国依赖廉价工厂劳动的经济模式引发种种社会问题。而深圳常常被视为这些社会问题的象征。例如,富士康公司因工作条件而饱受抨击。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纪念大会上表示,深圳将继续充当“先行者”的角色,志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他说,深圳将把自身打造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汪析译)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特区还能保持特色吗?
当1980年中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时,它选择的都是靠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南方沿海地区。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可能是:万一改革实验失败,国家其他地方不至于受影响。然而,经济特区的成功超乎预期。深圳、汕头、厦门和珠海及后来设立的海南经济特区大获成功,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做就是30年。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袁易明教授说:“经济特区的大部分经济优惠政策都被取消了。”他说,“特区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改革领域加强试验和创新”。
作为经济特区的领头羊,深圳充满信心,它是五个经济特区中唯一讨论和尝试过某种形式的行政或政治改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