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中国地方志事业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叶张瑜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地方志,又称方志,是指由政府主持编修的,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资料的著述,是对地方情况进行综合性反映的百科全书。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新编地方志,是新中国成立后编修的地方志,是继承传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学界对于改革开放后的地方志工作进行了较多的论述,但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贡献着墨不多。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这其中就包括关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中国的修志传统,他们不仅号召保护地方志,重视地方志的整理和利用,而且还大力倡导编修新地方志。同时,在他们的指导下,还成立了指导编修新中国地方志的机构——中国地方志小组,并制定了编修地方志的指导文件,对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一、尊重修志传统,号召保护和收集地方志,重视地方志的整理利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编修地方志的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每解放一个县城,毛泽东总是要找当地的县志来看。《中国方志文献汇编》(上),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就在《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要求“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其中关于收集材料的方法就包括“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175页。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前夕,周恩来特别指示前线部队,要保护好以收藏明代方志和善本书而著名的宁波“天一阁”,使这个藏书楼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中国方志文献汇编》(上),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此后,人民政府先后两次拨款修理阁楼,不断充实阁内藏书和文物,定期开放供人们参观阅览。1962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2版。1950年,为加强对广东海洋海岛的管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叶剑英派人到广州各图书馆,查阅广东旧方志,摘录整理有关广东海岛的资料,加上一些其他资料,编成了《广东海岛资料》一书。诸葛计:《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1953年12月24日,中央文化部在195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各地博物馆、图书馆事业应以整顿和征集工作为主,并大力办好。各地博物馆一般应确定为地方志博物馆的性质。”1954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第3版。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号召要注意收集地方志、利用好地方志。1958年4月29日,周恩来在其邀集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举行的茶话会上指出:“过去编的府志、县志、保留了许多有用的史料。收集旧社会的典型事迹也很有价值,……人们都赞扬我国的古代文化,其中就包括很丰富的历史记载,不仅有正史,还有野史、笔记等。汉文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辞典》,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748页。

  对地方志的整理和利用工作,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也有具体的指示,不仅支持编印全国方志目录,同时还对整理、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958年8月9日,周恩来在《关于整理善本书的指示》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保存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关于各地经济建设的有关资料。我们除了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有系统地整理县志及其他书籍中的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同上。同日,周恩来在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邓衍林教授谈话时指出:系统整理县志中的有用资料,编印国内外最近出版的科技资料索引,做到需要任何资料和文献时,一索即得。《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按照这些具体要求,全国地方志工作者在各级修志机构的指导下,在目录编制和旧志书的重校、重印、出版以及利用志书重新辑选出版新著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保护、收集和整理、利用地方志的工作不仅使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同时也为修志传统的进一步传承创造了条件。

    1.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和使用“执政党”概念论析
    2.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留学归国政策的历史演进
    3. 弹性与理性:1956~1962年上海地区的市场竞争
    4. 塑造“主人翁”:新中国初期乡村普选过程中的国家意识构建
    5. 新中国成立后调整优化军事战略布局的经验与启示
    6. 周红: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现状及思考
    7. 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述论(1949—2016)
    8. 文化范例:新中国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发展历程(1949-1956)
    9. 孙翠萍:试析1949~1978年新中国对港澳问题政策的制定及意义
    10. 特色鲜明、历久弥新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三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