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析
发布时间: 2022-04-14    作者:秦宣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2-03-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个国家和民族最终都将走向现代化。但是,人类的历史进程不是同步的,西方文明中的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进而实现现代化。这些国家早在17—18世纪就开始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进而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如英国、美国、法国等。这些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至今仍然走在现代化国家的前列。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属于后来者。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只有180多年;如果从辛亥革命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算起,至今只有110多年;如果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至今只有100年;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至今只有70多年。但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那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思考。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有14亿多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近1/5。加快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的历史任务。

  在谈起中国现代化问题时,人们往往想到近代中国的衰败、落后以及当代中国曾与世界上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其实,在1840年以前,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但进入18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扩散,新兴工业文明逐步占据人类文明的主导地位,以工业文明为主的欧美文明走到了人类文明的前列,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东方文明走向衰落,中国也不例外。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在反抗列强入侵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1年间,中国曾经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现代化运动。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近代中国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运动。这次现代化运动以洋务运动为代表,其核心是物的现代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西方列强对封建中国的侵略具有两重性:一是它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使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帝国主义为了控制中国,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封建王朝的腐败与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化同步进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与现代化的种种努力相互交替。以洋务运动为开端的现代化主要是表现在器物和技能层次上的现代化,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在洋务运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洋务运动主张制造近代军事装备,建立近代工业,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希望在“器”和“用”的层次上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是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随之而来的是割地赔款,物的现代化以失败告终。

  1895—1911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现代化运动。这次现代化运动的核心是制度现代化。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封建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出来。从此,中国仁人志士又开始了改变封建制度的历程。1898年的百日维新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制度变革时代的到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全面改革,试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以维新变法推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维新派传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组织开展传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运动,提出维新变法,推行“新政”,废除八股,变革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而守旧派则认为,只要坚持中国固有的纲纪,有选择地吸收一些西方物质文明或技术,就能走出困境。结果,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制度现代化在新旧斗争之中被迫中断,维新派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仅仅过了3年,在清王朝抵御八国联军侵华失败后,各种改革措施又以“新政”的形式重新出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并派大臣出国考察;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发布《宪法重要信条十九条》。这一系列变革曾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是,由于政治改革停滞不前,贪污腐败问题严重,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加上清政府与民争利,触发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清末“新政”也没有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把康有为、梁启超变革旧制度的要求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宣告了立宪运动的破产,确认了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他耗费近半生精力的力作——《建国方略》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前进道路以及基本原则的著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重要启迪。但“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国人民继续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

  1911—1921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三次现代化运动。这次现代化以思想和文化上的现代化为核心,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并最终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高潮。在现代化进程中,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是最艰难的,五四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都力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彻底清除封建主义的糟粕,为经济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由于马克思主义尚未作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内化到全体国民的心灵深处,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远远没有融入社会,农业文明的刚性约束依然未被触动,封建专制意识仍然左右着中国。

  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曾在中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状让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弊端,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彻底清除封建糟粕,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扫清了道路,是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现代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走上历史舞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口大国来说,现代化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与复杂性世所罕见,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首先创造实现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这就是通过政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毛泽东看来,革命本身就是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和中心的现代化运动的开端,由此,他一方面把民主革命理论与现代化建设构想历史地逻辑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的先决条件。他认定,要用革命的方法,“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着眼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经过28年的伟大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也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中国现代化当作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由于当时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45年,毛泽东又在中共七大上所做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指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在一系列涉及未来国家建设的论著中,他始终强调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要求农业的“社会化”“现代化”“集体化”与工业化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一喜一忧。喜的是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忧的是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战争也暴露了中国当时工业的基础薄弱和畸形发展。这一切促使毛泽东加快中国现代化发展速度的愿望更加迫切、强烈。他认为,必须加速实现工业化,否则,已经独立的国家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在195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完成国家工业化;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给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加快国家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充足的条件。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实现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材,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等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进一步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这是有关“四个现代化”的最早提法。

  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新中国各项事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为全世界所瞩目。“一五”计划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步奠定了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促使毛泽东反对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边缓步而行,期望奋起直追,“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1956年,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和广阔的前景,并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有关中国现代化战略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和原则问题。8月,他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上,把中国能否在现代化建设上赶超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在世界上的生存权问题联系起来,认为达不到这个目标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中共八大再次提出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任务,并制定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宏伟纲领。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受赫鲁晓夫提出的苏联要在15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的鼓舞与启发,他在会上提出:“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由于对现代化建设的困难认识不足,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使我国的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遭遇重大挫折,同时也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在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时,毛泽东逐渐恢复了“大跃进”以前的有关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思想和政策方针。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开始重新思考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多次发表讲话强调要“搞几年慢腾腾的”。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对“大跃进”教训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毛泽东重新思考了我国现代化的时间表。1961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他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多一点,把时间设想长一点。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发了毛泽东的这个思想,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再用几十年时间,把这两座大山(指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编者注)搬掉”,“在我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令人遗憾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处理一直陷于矛盾之中,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再受挫,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就在中国现代化事业陷入徘徊不前的状态时,世界现代化潮流伴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三次浪潮的完成,从广度和深度方面以强劲势头不断推进,不少国家和地区突飞猛进地发展。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近邻日本不断进行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在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时间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了一个现代化战略的目标体系,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独立性,即主要是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力更生地生产各种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各种产品,满足生产、生活、国防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完整性,即工业部门比较齐全,重工业和轻工业,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国防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工业都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得到全面发展;三是先进性,即用较新的技术装备我国的工业,在生产工艺上尽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整个工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确立这一目标体系,一是要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二是要使社会主义的中国现代化水平上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国家。这一战略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使国家强盛并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而且符合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总的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确实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中国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成功地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政治上,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在经济上,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实力比以往大大增强;在科学技术上更是进步巨大,“两弹一星”的成功彪炳史册,即便是基础科学所取得的进步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正如《决议》所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现代化当作中国最大的政治,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对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从而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阐述实现中国现代化对中华民族、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此后,我们党一再强调,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同志、他的战友们和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论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第二,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就可以摆脱贫穷,这意味着人类的1/5摆脱了贫困,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第三,实现现代化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中国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第四,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可以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指明一条光明的现代化道路。第五,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

  (二)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此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看来,“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现代化。“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认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如果搞资本主义,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不了,至多是极少数人富起来,但整个国家却要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现代化的目标将落空。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现代化。在和平时代,我们不可能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老路,依靠海外殖民掠夺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紧紧抓住时代主题转换提供的难得的和平机遇,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尽快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无论什么时候,中国都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三)提出并不断完善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总体布局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重申“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同时,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目标。197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在明确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还强调:“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标志着我们党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1986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总体布局”概念,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已经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并将此目标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概念,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并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第一次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在一起,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进了宪法,由政治建设到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两个文明一起抓”正式发展为“三个文明一起抓”,体现了党对“三位一体”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标志着“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确立。

  2008年9月,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加快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至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后来在新修改的党章中也增添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相关内容,这标志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确立下来。

  (四)提出并不断完善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步骤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完整地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中华民族跨世纪发展的方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今天强调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又在新“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把未来的50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提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他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去四川访问。在访问途中,邓小平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二十年是从一九八一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这一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为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采取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措施;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为了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制定新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尊重和保障人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加强社会建设,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了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我们党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党和政府实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借鉴、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和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总之,这一时期,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正如《决议》所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与拓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现代化和提升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能力与水平仍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当今世界,对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个继续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各种弊病,进而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新形态的问题。而对于尚未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有一个在逐步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从而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新形态的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分两步走,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探索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两大时代课题的同时,紧紧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以下几个方面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重新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重新制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与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步走”战略相较,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比原来确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这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实际的,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超出了预期;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更高目标,丰富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这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我国现代化已经具有了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又进一步细化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又进一步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分领域的目标。

  (二)在国际比较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特点

  我们所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现代化特殊国情的科学把握,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即是说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从现代化性质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条道路既能避免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罪恶景象,又能集中优势发挥能动性,实现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合理地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从现代化目标看,中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从现代化规模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为10亿。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不过3亿多人,不及中国14亿人口的1/4。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从现代化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只关注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从现代化过程看,“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曾一度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有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之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从现代化途径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对外暴力掠夺殖民地、对内残酷剥削人民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而且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比如:

  ——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了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强调了中国现代化领导体制的现代化。

  ——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突出了人的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提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提出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制定到2027年实现建军100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实现军队与国防现代化。

  ——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以上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重要原则、战略安排,是引领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不仅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也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不懈奋斗,到2020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秦宣,法学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10085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2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逻辑
    2.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革命、建设、改革的关系
    3. 现代化、国家安全与对外援助
    4. 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5. 现代化视野下人民公社制度的缘起
    6. 中国现代化经验:国内外的一些观点
    7. 现代化带给中国文化的冲击大于欧洲
    8. 决定现代化命运的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9. 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的人本内涵及其启示
    10. 韦岚 全守杰: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的人本内涵及其启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