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十五
全国劳模,万山群岛第一个万元户。他是珠海第一个从事“包船到户”和网箱养殖的渔民。改革开放后,担任桂山村支部书记,面对渔民们捕鱼不赚钱的困境,他开始利用包船到户的办法,让渔民们各自承包船只捕鱼后到香港售卖以提高收入。冼十五也因此成为万山群岛养鱼致富带头人。
如果要写一部万山渔业的发展史,冼十五是一个避不开的人物,因为珠海的第一个“包船到户”和网箱养殖都与他有关。
改革开放后,冼十五时任桂山村支部书记,面对渔民们捕鱼不赚钱的困境,他开始寻求破解之道。当时桂山一共有两个大队,一些渔民还有香港的身份证。1980年,冼十五开始利用包船到户的办法,让渔民们各自承包船只捕鱼后到香港售卖以提高收入。这个办法实行一年后,渔民们不但积极性开始提高,钱袋子也开始鼓了起来。
1981年4月,这种不合政治空气的做法开始受到批判。在会上不少党员干部认为:桂山人民公社不准再包!富有戏剧性的是,同年12月,中央政策开始变化。包船到户的后进做法变成了先进经验。1982年,桂山人民公社成为先进典型出现在表扬会上,该村4个万元户还在会上获得了奖励。
1982年“包船到户”风浪席卷万山,可惜仍然好景不长。到了1984年,船只开始老化,渔民们没有钱购买新的工具,包船到户包不下去了。1985年,冼十五从香港带回网箱养殖的技术。当时的网箱很昂贵,每个成本大约要3000元。冼十五借钱购买了12个网箱后开始试养。一个3米×3米的网箱的产值竟然每年高达1万港币,消息传出,轰动了整个珠海。
为了推广网箱技术,时任市委书记的方苞亲自带领工作组来到万山调研,并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提供用于购买网箱的800万元贴息贷款;二、鼓励渔民创汇,提供外汇补贴;三、成立联合机构,解决鱼苗、饲料等问题;四、成立石斑鱼防治机构。1986年,万山渔业的第二个春天正式来临。百万富翁开始在万山出现,利用网箱养殖,渔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年收入竟然高达10万元之巨。
■感言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他通过辛勤劳动,如今全家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如今他从电视上看到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居民生活都有了巨大改善,感到由衷的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