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侨”牌
我国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中,其他3个都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唯独汕头是以华侨资源而获此殊荣。汕头特区因侨而立,“侨乡经济”成为汕头特区的最大特色。潮汕文化是潮汕人极为重要的感情纽带,人们常说“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汕头有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40多万人。汕头经济特区也已同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
汕头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更是环珠三角、海峡西岸的重要城市和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居地之一。汕头至今共吸引外资78.1亿美元,侨资和港澳台同胞约占9成。
华侨热心桑梓、捐资办学,捐建了以汕头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总值近60亿元。汕头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由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长期支持的公立大学,在李嘉诚先生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水平、有质量、有效益的办学路。近年来,汕头充分挖掘侨资侨力资源,全力打好“侨牌”,进一步开展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
再度扬帆
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粤东地区的发展中具有“兄长”作用。如今,汕头又一次迎来了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成为珠三角与台湾合作、海西经济区与港澳合作的重要通道和节点。去年1月18日,汕头港与台湾高雄开通直航货运班轮。去年5月6日,广东省第一条对台邮轮“亚洲之星”从汕头港起航承运游客赴台旅游。汕头成为广东省首个对台海上货运直航和海上包船旅游直航港口。
汕头港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汕头港口吞吐量近3年年均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2.8%。我们用3年时间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第3个千万吨的跨越,而吞吐量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整整走了13年。”汕头市港口管理局一位干部介绍说。
目前,汕头港拥有500吨级以上生产泊位8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现已开通至地中海、南美、中东、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0条;内贸集装箱航线14条,直达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25个港口。
回顾汕头经济特区创办发展的历程,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艰苦创业、90年代的高速增长、世纪之交的徘徊调整,再到新世纪的重新崛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今,迈入“而立之年”的特区汕头,已由闭塞落后的“省尾国角”向开放、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滨城市转变,为擦亮“特区”这块品牌,再度扬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