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党派团体史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举措、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12-12-26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1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积累的执政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理清执政能力的内涵、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执政理念、巩固执政基础、把握执政方略、完善执政体制、改善执政方式、整合执政资源和优化执政环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而有力地促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对策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梳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举措、分析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勾画执政能力建设的走向对我们党“怎样执政、执好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举措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了党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发展的质量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在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主要措施和成就体现在:①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
  ——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
  (三)在政治建设上,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P28)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1979年以来,我国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租单行条例600多件、经济特区法规2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认真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益价值,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优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一批国有文化企业,建立一批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和文化中介机构,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2]
  (五)在社会建设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和政府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1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毛入学率达到26.5%,高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组织2100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5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六)在国防军队建设上,建立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七)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特区政府积极应对国际经济风险挑战,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长期繁荣发展。衔接和落实好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内地对港澳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接,深化合作,支持港澳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建设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粤港澳深化区域合作,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珠海横琴岛开发,密切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协商,积极落实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深入开展两岸社会各界交流,积极开展两岸文化教育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精神纽带。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
  (八)在统一战线工作上,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在增进团结和凝聚力量中的优势和作用
  ——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8万多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多人。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3]
  ——广集民智善策,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1990年至2011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30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达90多次。2002年以来,重要文件的制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产生、宪法修改以及法律文件的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金融体制、卫生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都广泛听取、吸收了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3]
  ——畅通表达渠道、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密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畅通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彰和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通过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和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
  (九)在外交工作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
  ——加强同大国的关系。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确立了中美既是利益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的新的关系定位。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明显提升,在经贸、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同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建立并发展各方面战略伙伴关系,发表对欧政策文件,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努力克服日本领导人制造的政治困难,保持和加强中日经贸合作、文化、青年交流。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拓展和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十)在党的建设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能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为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供人才保障,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我们党通过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更加注重预防和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坚决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大课题,它的提出引起了党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值得在实践和理论中进一步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对执政能力内涵的理解有分歧,影响执政能力建设的系统构造和重心确认。思考执政能力建设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即执政能力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目前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党的执政能力狭义理解就是指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的能力。但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广义上的理解。如李忠杰认为,执政能力如果展开来说,应该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4]王长江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从它的主体讲,既涉及各级党组织,也涉及党员、干部,还涉及党的整体;从它的内容讲,既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处理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指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通过执政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能力。[5]这些学者的观点启示我们对党的执政能力内涵的理解,要从“五种能力”的视野中拓展开来,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实际上,执政能力内涵的可以有许多视角,应当加强系统性研究,要把执政主体和客体、理论范畴和实践要求、国内方面和国际形势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强度不够,执行党的执政纲领、路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工作能力不适应,存在的问题一是知识欠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新知识,知识面不够宽,知识存量不够丰富;二是本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谋划发展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不善于在总揽全局中突出重点、在统筹兼顾中协调推进、在把握矛盾中抓住要害;三是经验不足,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总结基层群众的鲜活实践,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领导执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干部作风不适应,表现为工作不够扎实,作风不够过硬,重当前轻长远,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甚至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使得有的重大决策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科学要求和民主程序进行,造成决策失误;有的政策措施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使国家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有的在工作中不善于“弹钢琴”,作风漂浮,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和掌握不够,加上党内腐败有所抬头,影响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看,经济起飞期和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腐败的高发期,我国现阶段的腐败问题也是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生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举措,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们思想扭曲和私欲膨胀,产生腐败行为。由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短、进程快,一些领域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管理和监督中存在漏洞,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可乘之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一个政党要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其领导地位、执政权力不但要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更要获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还要提高党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目前,各种各类国家机构、政权组织相互关系中还有很多不顺的地方,包括利益矛盾和权能冲突等,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工作效能,需要党委和党组加以协调,可是,目前各级党委和党组的驾驭和协调能力还不是很高。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大大提高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总揽全局,主要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发挥党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一个党委,三个党组”领导和工作机制,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对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的领导,主要通过党在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实施。党委作为领导核心,担当全面领导责任,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行使决定权,并执行和监督在党政机关和群众组织中加以贯彻落实;围绕贯彻党委决定,人大党组要通过政治领导和立法程序,使党的意志和主张成为法律法规,并监督其贯彻执行;政府党组要通过政治领导和行政决策程序,使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变为政府政令和政策,并监督其贯彻执行;政协党组要通过政治领导和政治协商程序,使党的意志和主张成为社会各界的政治共识。党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履行各自职能,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方的事情由各方自己去办,各方之间的利益和权能方面的矛盾、冲突,由党组织加以全面协调和统筹解决,最终达到各种党政机关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五)由于对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把握不够到位,运用政治、行政手段过多,影响了执政党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越来越大的发挥。但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常常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常常被削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加之对市场资源配置影响最大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过多过大,直接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深化金融、财政、计划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要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1](P21)适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有利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强大的生机活力。
  (六)在社会利益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执政党、政府分配政策不够科学,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还不够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分配政策不够科学,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前的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矛盾尖锐化、社会稳定艰巨化。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加剧,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激化,就可能出局部性或全国性的乱子。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6](P172)从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七)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很容易混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两者的关系,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混为一谈。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先进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基础不可能巩固,执政能力不可能提高。另一方面,一个理论上先进的政党并不等于在现实中先进,需要通过其现实表现,包括治党治国的理念、体制、机制、行为的先进性来加以表征,特别是良好的政绩来表征。可见,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不能简单代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现实体现。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八)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够。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势必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众多的问题中,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无疑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可是,目前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的理论研究很不系统,也不够具体,实践探索也畏首畏尾、不够大胆。所以,要探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途径、方法,实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就要深入实践,根据实践的需要提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对策。由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涉及治国理政这一重大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有些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方法也必然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
  (九)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目前,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基本上停留在个案和定性的评价上,这里面价值偏好和主观判断的成分占得多了一点,显然不够客观和科学。如何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和定量分析来客观地考核与评价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是构建科学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从党自身推动国家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成效上从总体上评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效。二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考评来评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体执行情况。对于第一个方面,许多学者从执政党整体能力的视角,研究了其应有的考评内容。有学者指出应该从执政的导向问题、执政的实践过程问题、执政的实践结果问题三个方面构建执政能力考评体系,将执政能力考评内容分为三大体系,即执政能力引导性评价体系、执政能力过程性评价体系、执政能力结果性评价体系。其中引导性评价体系由“二级四项指标”构成,过程性评价体系由“二级二十四项指标”构成,结果性评价体系由“二级二十项指标”构成。[7]对于第二个方面,许多学者认为执政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来显现的,因而,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与评价,就成为评价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有学者提出了“四个维度”的论点,即自身的努力程度、群众的满意程度、目标的可行程度、政绩的可信程度,以期用“四维一体”的考核内容来有效地反映干部政绩因自然环境、工作基础所不同而形成的客观成效不同的情况,进而增强科学性、准确性、可比较性。[8]党的执政能力评价体系不仅需要科学的评价内容,而且也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方法。要防止评价的片面性,首先要解决好由谁来评价即评价主体的问题,有学者指出,人民群众是考评党的执政能力的主体,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最终评价权,建立社会公共评价体系,全面正确地贯彻群众公论原则。此外,还要保证考评方法的科学、全面,要做到“四个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中性与经常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8]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2004年6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2004年8月,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其中执政理念是灵魂、执政基础是基石、执政方略是要义、执政体制是根本、执政方式是关键、执政资源是条件、执政环境是保障。它们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成为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走向。
  (一)强化执政理念。毛泽东主席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它们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党的宗旨和价值追求所作的不同表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认识的飞跃,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P15-16)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思想,它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巩固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赖以维持和巩固的基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把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纳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要通过“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以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以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就从各个方面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出了具体部署。
  (三)把握执政方略。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郑重鲜明地提出,要始终不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和展开于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并且取得层出不穷的创造和成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当然还有实践中已经提出并在继续探索的其他一系列重要方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
  (四)完善执政体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1](P51-52)党的委员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9](P288)要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五)改善执政方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党的执政方式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强调“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1](P5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改善执政方式的重要目标。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要求,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总的目标和要求。按照这一目标改善执政方式,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落实党内民主的各项重大举措,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就是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是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就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就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六)整合执政资源。政党的执政资源主要有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等。新时期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眼点,全面开发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来开发党执政的经济资源。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来开发党执政的政治资源。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开发党执政的文化资源。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来开发党执政的社会资源。要围绕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来开发党执政的组织资源。
  (七)优化执政环境。就执政环境来说,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全面分析、通盘考虑,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方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时代特征、认真总结治国经验、准确认识发展方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立足基本国情、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注重全局谋划,做到整体运筹、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把握主动,以科学发展促进和平发展,以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注释:
  ①有关资料和数据来自2009-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3]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在增进团结、凝聚力量中的优势和作用[EB/OL].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7/63646/6551111.html.
  [4]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J].半月谈,2004(17).
  [5]王长江.一项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人民日报,2004-07-05.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陈仲.党的执政能力评价体系初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7).
  [8]王正宁.防止和克服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片面性[J].新东方,2004(12).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春华
    1.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2. 论十六大以来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鲜明特色
    3. 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4. 论十六大以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6. 长期执政如何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7. 戴焰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8. 全面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9. 梁妍慧:近年来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10. 党建十年新求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